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肥浑不论秋冬,缯网还教处处逢。
占得澎湖鱼第一,不知何意亦名龙。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其形象丰满,不拘于季节更替,仿佛无处不在,被人们以渔网捕捉。它在澎湖海域中捕获的鱼类中独占鳌头,却以“龙”为名,让人不禁产生遐想与疑问。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这种生物赋予了生命与情感,通过“不知何意亦名龙”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生物独特命名的不解与好奇。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不详
嘉庆十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善诗画,尤工山水。未第时,每阴雨辄入山观烟云出没,以资画趣。有《内自讼斋杂刻》等
肉角双双出蜗舍,壳纹细细似沈香。
回环文理浑如木,性比蛼蚝分外凉。
采得珊瑚采石帆,根生海底石巉岩。
花瓷亦作邀清供,终觉差池臭味咸。
浪接天高望吼门,太邱祠畔定惊魂。
澹台掷璧龙应避,景略谈兵虱共扪。
骨可封侯奇相在,心忘涉险大波掀。
岛中欲遍歌安宅,莫惮青螺与白猿。
惊帆初卸袖诗篇,喜尔南冈家学传。
勇早冠军推宿将,天教遗老富馀年。
父书善读才方大,海澨虽平力要宣。
记取昔擒徐道覆,飞将军此下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