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五)白发催年老

转眼过三纪,搔头见二毛。

先秋同柳弱,早白误山高。

种种从渠落,青青竟莫逃。

形骸姑置此,痛饮读离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五)白发催年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年华老去、白发生长的无奈与自嘲。

首句“转眼过三纪”,以夸张的手法描绘时间的飞逝,仿佛转瞬之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十年。接着“搔头见二毛”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白发悄然间爬上了头顶,让人不禁感叹岁月无情。

“先秋同柳弱,早白误山高。”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秋天的柳树,虽然外表看似坚强,但其实早已被岁月摧残得脆弱不堪;“早白”则暗示了自己过早地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就像山峰的高度被误判了一样,实际上已经不再那么高耸。

“种种从渠落,青青竟莫逃。”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就像树叶终究会落下,绿色的生命最终也无法逃脱凋零的命运。

最后,“形骸姑置此,痛饮读离骚。”诗人似乎在自我安慰,将身体的衰老暂时搁置一旁,选择通过饮酒和阅读屈原的《离骚》来寻求心灵的慰藉。《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在这里,诗人或许是在借古抒怀,通过阅读《离骚》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巧妙比喻,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岁月无情时的无奈与自我调适。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六)青阳逼岁除

憔悴身仍健,峥嵘岁又穷。

天寒春未应,腊尽雪初融。

万化岂有极,一生常转蓬。

谁知元不动,日月自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七)永怀愁不寐

腷膞南枝鹊,铿宏半夜钟。

寥寥数寒漏,唧唧类吟蛩。

马革思强仕,牛衣慕老农。

此身何处是,展转听朝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八)松月夜窗虚

透隙风号屋,翻檐雪洒窗。

遥知迷九泽,似欲卷三江。

引睡翻书帙,浇愁泥酒缸。

无因踏松月,痴坐对青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避寇村舍

再脱兵戈里,全家走路尘。

百年同是客,万事不如人。

幻境终归尽,生涯正要贫。

故人知在否,魂断楚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