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赖有澄江在,专供倚杖清。
水裁偏岸直,云截乱山平。
鞞鼓知农隙,鸡豚觉岁成。
却缘摇落后,木杪得孤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野外远眺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首句“赖有澄江在,专供倚杖清”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倚杖于清澈江边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与依赖。接下来,“水裁偏岸直,云截乱山平”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水与岸边、白云与群山之间的和谐之美,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鞞鼓知农隙,鸡豚觉岁成”则转而描述了农事与季节的变化,鞞鼓声提示着农闲时节的到来,鸡豚的欢腾预示着丰收之年的到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却缘摇落后,木杪得孤城”以“摇落”一词描绘了秋日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而“木杪得孤城”则在静谧的背景下勾勒出一座孤独的城池,引人遐想,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和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不详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是日游于独,乃情知者谁。
时光新旧岁,节物浅深枝。
鸦攫春祠敏,鸢窥野烧痴。
田园有妙理,吾悔得之迟。
唐安千指录琵琶,故事犹闻蜀叟誇。
樽酒何人陪北海,练裙今日见西华。
子归未得频芳草,我老无成学种瓜。
万里相逢俱白首,班荆长语夕阳斜。
老楚能令畏垒丰,此身翻累越人穷。
至今无奈曾孙稼,几度虚占少女风。
兹事会须星有好,他时曾厌雨其濛。
山中赖有茱粮足,不向诸侯托寓公。
别公归去养天和,见说清朝士已多。
裙舍登门何处曳,顶缘受记昔曾摩。
几时傅说重调鼎,去岁成汤已解罗。
会引鉴湖为故事,要从英主乞三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