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人重咏大刀头,只顾长明不愿流。
纵使西倾必东出,宁同寒水泻宫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目为《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十七)再赋》。诗中,诗人以“大刀头”为引子,表达了对某种事物或理念的坚守态度。"谁人重咏大刀头"暗示了对某种英勇精神的追忆或赞扬,而"只顾长明不愿流"则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持久和执着,宁愿保持不变,也不愿随时间流逝而改变。
接下来的两句"纵使西倾必东出,宁同寒水泻宫沟"进一步深化主题,即使面临困境或方向的转变,诗人也宁愿像寒水一样坚定地流向某个目标,而不是随意流失或被忽视。这里,诗人通过比喻展示了他对理想或原则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于逆境中坚持自我价值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梅尧臣对于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于个人立场和价值观的坚守。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
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誇。
玉几当中宝作床,无端絮惹御袍香。
群公唱第鱼龙化,列侍金阶若堵墙。
羃历庖烟出綵油,欲通云雾未能周。
湿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
紫微垣里月光飞,玉佩腰间正陆离。
天上去来知几日,蟠桃结子是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