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书斋

绿流北面桃花中,书斋闲锁尘蒙笼。

纱窗挂户明月空,阶前草深鸣细虫。

千书閟久阴生蠹,治世之文欲无绪。

彫梁语燕不复归,华池皓鹤先飞去。

我来憩驾吟青春,呼奴啸匠连挥斤。

一日整庭户,二日芟荆榛。

薙草留蕙若,扫径连松筠。

千花万木似得意,幽香细韵来相亲。

众口藉藉道,一以如初新。

伊余世上耽书客,古今万事罗胸臆。

运海抟风当振翼,任是青天更高碧。

形式: 古风

翻译

桃花盛开在绿流之北,书房静锁尘埃弥漫。
纱窗映照着空荡的明月,阶前草深虫鸣声细。
长久未翻阅的书籍生了蛀虫,盛世的文章似乎失去了头绪。
雕梁上的燕子不再归来,华丽的池塘边白鹤已先行离去。
我在此歇息驾车,唤来仆人和工匠挥舞斧斤。
第一天整理庭院,第二天砍除荆棘丛。
割草留下蕙草,清扫道路连接松竹。
百花树木仿佛欢欣自在,幽香细韵亲近人心。
众人纷纷议论,但我仍像初次般新鲜。
我是个沉溺于书的世界的旅人,古今万物尽在我胸中。
即使在风云变幻中,我也要振翅飞翔,哪怕青天更高更碧。

注释

桃花:盛开的桃花。
书斋:书房。
尘蒙笼:尘埃弥漫。
明月空:明亮的月光下。
草深:草丛茂密。
阴生蠹:因长久阴暗而生虫。
治世之文:盛世的文章。
彫梁:雕刻装饰的屋梁。
华池:华丽的池塘。
憩驾:休息驾车。
挥斤:挥舞斧头。
薙草:割草。
松筠:松树和竹子。
众口藉藉:众人议论纷纷。
耽书:沉迷于读书。
罗胸臆:装满胸中。
运海抟风:驾驭风云。
振翼:振翅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房里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开头“绿流北面桃花中,书斋闲锁尘蒙笼”两句,设定了一种幽静的环境,书房位于桃花之中,被尘世隔绝,显得宁静而又有些孤寂。

接着,“纱窗挂户明月空,阶前草深鸣细虫”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纱窗上挂着的帘子透出了清辉的月光,而庭院里则是长满了草,虫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千书閟久阴生蠹,治世之文欲无绪”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担忧,长时间关闭的书籍可能会生出霉菌,而想要治理世间万象的文字也似乎失去了脉络。

“彫梁语燕不复归,华池皓鹤先飞去”两句中,“彫梁语燕”指的是燕子在梁上叫唤,但它们已经不会再回来;“华池皓鹤先飞去”则是说白鹤先行离开了华丽的池塘,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离别和孤独。

诗人随后写道“我来憩驾吟青春,呼奴啸匠连挥斤。一日整庭户,二日芟荆榛。薙草留蕙若,扫径连松筠。”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待年轻时光的珍惜和努力整治庭院的景象,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留恋。

“千花万木似得意,幽香细韵来相亲”则是对大自然中花草树木之美的赞叹,它们似乎都达到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和谐与满足。

“众口藉藉道,一以如初新”表明了人们对于诗人的评价不断,但他本人却保持着最初的纯真和新鲜感受。

最后,“伊余世上耽书客,古今万事罗胸臆。运海抟风当振翼,任是青天更高碧。”诗人自称为“书客”,沉浸于书籍之中,对待古往今来的一切事件都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像鸟儿一样展翅飞翔,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56)

张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酣饮(其一)

不敢指天象,象中皆有神。

不敢说人事,谩致奸邪嗔。

岂若内酣饮,兀然陶吾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解嘲

我本高阳徒,平生意气凌清虚。

词锋即日未见试,壮年束手来穷途。

蛟龙岂是池中物,风雨不来狂不得。

五都年少莫相猜,鸾凰鸡犬非朋侪。

志士抱全节,愚下焉复知。

宁作鸾凤饥,不为鸡犬肥。

君不见淮阴汉将未逢时,市人颇解相轻欺。

又不闻宣尼孜孜救乱治,厄宋围陈亦何已。

往者尚有然,余生勿多耻。

休誇捷给饶声光,莫以柔滑胜刚方。

我爱前贤似松柏,肯随秋草凋寒霜。

道在康民致尧禹,岂要常徒论可否。

兴来转脚上青云,何必羸驴苦相侮。

形式: 古风

酬所知

皇风浩荡吹天地,天下英髦连凤起。

海鹏一飞一万里,三尺微风何足谓。

形式: 古风

赠刘吉

天地有至私,刘生与英气。

学必摘其真,文能取诸类。

叫回尧舜天,聒破周孔耳。

通塞不我知,要在欢生意。

居危不苟全,凭艰立忠义。

归国有贤名,天子闻之喜。

倒海塞横流,掀天建高议。

冒死雪忠臣,谠言警贵侍。

四海多壮夫,望风毛骨起。

如今竟陵城,榷司茶菽利。

鹤情终是孤,仁性困亦至。

劳劳忧众民,咄咄骂贪吏。

方期与叫阍,此实不可弃。

如何不自持,稍负纤人累。

酣歌引酒徒,乱入垂杨市。

狂来拔剑舞,踏破青苔地。

群口咤若奇,我心忧尔碎。

请料高阳徒,何如东山器。

请料酒仙人,何如留侯志。

去矣刘跋江,深心自为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