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未得偶逢水西客沉吟久之因寄此诗

隔浦娟娟古佛庐,几回欲去更踟躇。

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

见说交情多隽达,每惭识面尚生疏。

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隔着河流的优美古佛寺,我多次想去又犹豫不决。
想夸赞柳氏的书法如同元和年间般优美,想要探寻隋朝僧人智果的墨宝。
听说这里的友情深厚且才情出众,每次相见都让我感到自己见识浅薄。
山顶的红叶无边无际,是否能容许我这个闲人暂时居住呢?

注释

隔浦:隔着河流。
娟娟:优美。
古佛庐:古老的佛寺。
几回:几次。
踟躇:犹豫。
欲誇:想夸赞。
柳氏:指某位书法家。
元和脚:元和年间的书法风格。
隋僧:隋朝的僧人。
智果书:智果的书法作品。
见说:听说。
隽达:才情出众,机敏通达。
惭:感到惭愧。
识面:初次见面。
山头红叶:山顶的红叶。
知无限:无边无际。
暂寓居:暂时居住。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精严谷堂老宿的深深敬仰与多年未能拜访的遗憾。"隔浦娟娟古佛庐"以清幽的环境起笔,暗示谷堂老宿所居之处如世外桃源,佛庐静谧。"几回欲去更踟躇"表达了诗人多次想去拜访却始终未能成行的犹豫与期待。

"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运用典故,柳氏指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元和脚是其书法风格的美誉;隋僧智果则可能指的是智永禅师,以其书法闻名。诗人借此表达对老宿书法造诣的向往和对交流笔法的渴望。

"见说交情多隽达"称赞老宿人品才情出众,而诗人自谦"每惭识面尚生疏",流露出对未能早结识的遗憾。最后一句"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以红叶寓意时光流转,诗人期盼能有机会在谷堂暂居,一睹风采,体现了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描绘景物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精严谷堂老宿的敬仰以及未能亲临的遗憾,展现了宋诗的典雅和深沉。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舍弟行可盐官病后书

荷花开尽蓼花红,游子今年秋又穷。

千里病眠鸿雁影,一书愁杀月鱼翁。

天寒好处予煨芋,日落何山汝转蓬。

名利不成作归计,先生已老海门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清远尉林昭远挽词

一宦辞南海,萧然百念枯。

里闾称长者,门巷似穷儒。

死日分明去,生年尔汝无。

伤心哀鼓动,寒月野园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黄司业挽词

未作鹏飞万里程,一时英俊已铮铮。

只应傲雪凌云气,合得惊天动地名。

明月酒杯如李白,暮年官职似阳城。

秋风癸亥古祠下,多少行人泪眼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暂还网山井伯以诗送别次韵

暂著芒鞋归故丘,新诗吟罢恍如秋。

麦堆去后惟君胜,荔子红时送客愁。

好句合教吾北面,生年长恨海东头。

如今别袂应须惜,一日能留便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