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郑元昭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词人的秋夜思绪。"慢倚小阑干",诗人缓缓倚靠在栏杆上,透露出一种闲适却又略带落寞的情绪。"落叶声干",落叶的声音显得干燥而稀疏,渲染出秋夜的寂静和萧瑟。
"添衣犹自怯微寒",即使加了衣服,仍感到一丝寒意,暗示着词人心中的孤寂和敏感。"那怪宵来眠未稳,影瘦衾宽",夜晚难以入眠,影子在宽大的被褥中显得更加孤单,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不宁。
"金兽喷沈檀",可能是香炉中的沉香烟雾缭绕,但词人并无心情去整理自己的发髻,反映出其无心世事、慵懒的状态。"看花心事上眉端",心中的愁绪如同看花时的思绪,凝聚在眉头,显露出深深的忧虑。
最后两句"几日秋阴如中酒,深掩屏山",连日的秋雨让人心情低落,仿佛醉酒一般,词人选择深藏内心,将自己隔绝在屏风之后,不愿面对外界的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词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愁思,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