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八)

一角江城恨未消,长怀楚泽佩芳椒。

中原旗鼓声先震,半壁金汤土竟焦。

蜀郡祠堂村社祭,赵州人士酒杯浇。

当时愧乏蚍蜉救,投阁何须解客嘲。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鸿章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无奈。首句“一角江城恨未消”描绘了他对国家残破一角的忧患之情,江城的残破尚未完全消除他的忧虑。接着,“长怀楚泽佩芳椒”借楚地香草自比,暗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

“中原旗鼓声先震,半壁金汤土竟焦”两句,写出了战事的紧张和国土的疮痍,中原的战鼓声已经震动,而半壁江山的防御工事也遭受严重破坏,令人痛心疾首。

“蜀郡祠堂村社祭,赵州人士酒杯浇”则转而描绘民间百姓在艰难时世中的祭祀活动,以求得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反映出战乱下人们的无奈与苦涩。

最后,“当时愧乏蚍蜉救,投阁何须解客嘲”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对外界嘲笑的回应。他感叹自己无力扭转乾坤,对于外界的讥讽,他认为无需过多在意,因为局势已至如此。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有个人的自省与担当,展现了晚清重臣面对时局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76)

李鸿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 字:渐甫或子黻
  • 号:少荃(泉)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相关古诗词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九)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园惆怅不胜春。

谏争袁盎新承召,坐啸孙登乐守贫。

往事悠悠同逝水,诸公衮衮共扶轮。

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间逐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

蓬莱弱水路三千,献赋《长杨》几见怜。

骏足绝群羞豆栈,蛾眉倾国怨华年。

空谈玉麈真多事,小试铅刀不值钱。

广武登临无限意,愁看直北旧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一)

况瘁椿庭隔九泉,沈沈寒日坠虞渊。

锦囊未敢忘三矢,荩箧何曾名一钱。

江表伶俜悲弟妹,墓门荒寂剩园田。

海枯石烂心难死,遗恨空将泪雨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二)

枢帅忠诚上格天,春明问字十年前。

文章坛坫驱今古,气象沧溟罩万千。

威憺江湘弥抑抑,腹藏兵甲亦便便。

出师再表争形胜,知在龙蟠虎踞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