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座主汤敦甫先生游龙杖歌

春红已退夏绿疏,黄花未来人意孤。

谁欤发艳回春腴,游龙作花红扶苏。

髲?八尺堆珊瑚,荡摇秋空如画图。

世人但夸颜色姝,岂知直干中不枯。

忍使花落随犁锄,我师巡圃为踟蹰。

试以为杖轻若无,刊落枝叶除根须。

以铁为距漆作肤,策之稳步如安车。

子美桃竹能给扶,昌黎赤藤杖自娱。

风流文彩二子都,惜哉迁谪随江湖。

岂若此杖忘崎岖,侍师缓步留天衢。

七十谢政神蘧蘧,春光澹沱梨云铺。

昆明芙蓉能白朱,与尔同佩花间壶。

园官十客相友于,乃知草木遇各殊。

赤藤桃竹愧不如,岂惟赤藤桃竹愧,不如孔光乃使灵寿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梅曾亮所作的《和座主汤敦甫先生游龙杖歌》,通过对游龙杖的描绘,赞美了杖的美感和实用性,同时也寓含了对人才被贬的感慨。首句“春红已退夏绿疏”描绘了季节更替,暗示杖的主人在岁月流转中的孤独心境。"游龙作花红扶苏"运用比喻,将杖比作游龙,赋予其活力和华丽,象征着主人的才华。

接下来的诗句“髲?八尺堆珊瑚”形容杖身如珊瑚般美丽,"荡摇秋空如画图"则展现出杖在秋日空中的动态美。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世人但夸颜色姝,岂知直干中不枯”,暗指杖虽外表出众,但内在的价值更为重要。

诗人感叹“忍使花落随犁锄”,表达对人才被闲置的无奈,而自己师长“我师巡圃为踟蹰”,表现出对人才的关爱和惋惜。最后,诗人将游龙杖与杜甫、韩愈等文人自比,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同时对比自己的遭遇,流露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杖的形象,寄寓了对人才命运的深沉思考,既有艺术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21)

梅曾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邵位西移居

君别临安山水来,精庐应觉厌嚣埃。

偶然移宅当金碗,镇可藏书著玉杯。

深院无风能媚竹,小窗如画忽横梅。

漫言此是倪迂阁,却许诗人踏破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姚春木

曾访夷门客大梁,更寻耆旧溯襄阳。

秋风昨已归张翰,前辈今谁过孝章。

家食若为三亩计,国闻曾备五车藏。

陈编亦有平生志,愧子逍遥一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六月十二山谷生日邵蕙西舍人招吴子叙编修张石舟大令朱伯韩侍御赵伯厚赞善曾涤生学士冯鲁川主政龙翰臣修撰刘蕉云学正及曾亮凡十人集于寓斋舍人有诗属和

夏幄阴阴四围碧,沈李浮瓜香拍席。

涪翁生日是今朝,七百年逢吾辈客。

此翁翰墨如坡翁,命宫磨蝎应相同。

春风官羊未饱吃,荔支却啖戎州红。

主人诗派江西续,喜借古欢招近局。

槐花韭饼虽已过,黄鸡作羹鹅掌熟。

新诗似拟鹤南飞,共饮一尊歌此曲。

我亦低首涪翁诗,最怜作吏折腰时。

只今更谪人间否,安得停杯一问之。

形式: 古风

监利王子寿去刑部主政归作诗寄之

君竟翩然返故居,题桥应笑拟高车。

宁编《荆楚岁时记》,不读司空城旦书。

词赋飞腾聊自喜,江山辽落兴何如。

怀人若问吴门卒,尚有诗狂未扫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