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伏波桥的景象与历史,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桥上故事的感慨。
首句“鉴水木安流,往来任潮汐”描绘了水流平缓,树木倒映在水面的宁静景象,水面上船只自由来往,潮汐自然更替,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平静。
接着,“何代架桥梁,竖此江心石”则引出了伏波桥的存在,它跨越江面,连接两岸,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里的“竖此江心石”形象地描绘了桥墩矗立于江心的场景。
“天津啼杜鹃,魂销迎送客”这一句通过杜鹃鸟的啼鸣,营造了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氛围,仿佛桥上曾有过无数的送行与迎接,每一次的离别都让人心生哀愁,难以忘怀。
最后,“长桥名伏波,马公未经历”点明了桥的名字——伏波桥,以及历史上著名的马公未曾走过此桥的事实,暗示了桥的历史悠久和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伏波桥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桥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