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李秘监》由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通过对李秘监的描绘,展现了其庄严而肃穆的形象,以及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深切敬仰与怀念之情。
“封章曾拜殿廷间”,开篇即以“封章”点明李秘监曾于朝廷之上呈递奏章,暗示其官职之高与责任之重。殿廷,古代皇宫中的殿堂,是皇帝接见大臣、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此处通过“殿廷间”的描绘,凸显了李秘监身份的尊贵与权力的显赫。
“凛凛丰仪肃九关”,进一步刻画李秘监的外在形象。“凛凛”形容其威严庄重,“丰仪”指仪表堂堂,“九关”则借指朝廷的重重门户,象征着权力的层级与权威。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描绘,将李秘监的威严与肃穆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其在朝中地位的崇高与影响力之大。
“回首桥山泪成血”,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桥山”这一地理名词,可能暗指李秘监已故去,而“泪成血”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桥山,这里可能是一个隐喻,象征着逝者与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对逝者的深深思念。
“逢君不忍问龙颜”,最后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李秘监时的复杂心情。在与逝者相遇时,诗人不忍心询问其面容,这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克制。龙颜,古代帝王的代称,这里借指李秘监的容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李秘监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