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草脚泥肥,梢头绿嫩,淡妆宜抹轻烟。

屏障天开,一冈迤近门前。

年时笠屐寻常过,乍几番、新沐堪怜。

洗春酲,万树飞花,一晌啼鹃。

苍松翠竹浑无恙,便溪山归去,不碍龙眠。

霖雨苍生,输他哀乐中年。

行云莫向高唐驻,已飞埃、雾遍长天。

漫消凝,故宇春深,渐长芳荃。

形式:

鉴赏

这首《高阳台》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傅熊湘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

首先,“草脚泥肥,梢头绿嫩,淡妆宜抹轻烟”,开篇即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草地上泥土湿润,草尖上嫩绿的叶片在轻烟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装扮的一幅画卷。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屏障天开,一冈迤近门前”,描绘了远处山脉的连绵起伏,仿佛是天然的屏障,而近处的山冈则靠近词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心旷神怡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词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年时笠屐寻常过,乍几番、新沐堪怜”,通过回忆往昔的足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人在过去常穿蓑衣、戴斗笠,踏着木屐走过这片土地,如今再次经过,仿佛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怀念。同时,这里的“新沐”可能暗喻了重新审视自我或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洗春酲,万树飞花,一晌啼鹃”,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风拂过,万物复苏,树木繁花似锦,啼鹃声声,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景象。这里的“洗春酲”可能寓意着心灵的洗涤,让人从冬日的沉寂中苏醒过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苍松翠竹浑无恙,便溪山归去,不碍龙眠”,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苍松翠竹依然坚韧不拔,溪山依旧美丽如画。词人渴望回归自然,与山水为伴,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霖雨苍生,输他哀乐中年”,体现了词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在风雨交加的年岁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哀乐,词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同情与关怀。

“行云莫向高唐驻,已飞埃、雾遍长天”,借用了神话故事中的“高唐”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然而,词人意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与多变,提醒人们不要停留于虚幻之中,而是要面对现实,勇敢前行。

最后,“漫消凝,故宇春深,渐长芳荃”,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春天的热爱。在故乡的春日里,万物生长,芳草萋萋,词人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与期待之中,展现出一种对生命、自然与故乡的深情厚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79)

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

四山沈绀碧。剩一带郊原,水田萦白。

斜阳弄寒色,映髯龙葱茜,翠屏凝立。

凌霜旧质,更新长、青条几尺。

记曾听、万马归来,吹彻一枝风笛。堪忆。

徂徕移种,岱亩敷荣,几成今昔,枝柯自惜。

苍烟淡,袅晴日。

料千年相待,云深鹤老,已是多时化珀。

尽人间、万木凋零,岁寒未识。

形式:

大江东去

撑空何物,竦苍苍翠翠,凌波欲渡。

过客低徊迷望眼,解道非花非树。

疑是孤山,不然笋峤,或者将军虎。

天寒风急,牵萝翠袖谁补。

相逢飘絮春残,落枫秋晚,岁晏还愁予。

蓦地生天鳞甲动,走壁龙蛇飞舞。

閒御青鸾,笑招黄鹤,我欲乘风去。

庄严一片,可怜阅尽今古。

形式:

水龙吟.题张挥孙闷寻鹦馆填词图

凭谁说与閒愁,闷来唯有寻鹦鹉。

天涯几度,鸾飘凤泊,无人解语。

剩汝多情,为侬写照,一般毛羽。

问今朝诵过,心经几遍,好教就,新词谱。

休问洲边作赋。便聪明、一生都误。

风亭月榭,回廊曲槛,尽消佳句。

我亦阑珊,似人不见,曼声歌苦。

待何时却把,相思细写,付金笼诉。

形式:

踏莎行.题幻盦日本双照

似水流年,如花美眷。玳梁拟得双栖燕。

百无聊赖是西风,吹侬吹汝轻分面。

万里间关,千重缱绻。海天携手成佳愿。

留将此意付图中,鸳鸯今后休飞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