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

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

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晚峥嵘。

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海上的荒废高台草木丛生,登临此地能感受到古人的思绪无尽。
望着万里白云,心中怀念着家乡亲人,遥望帝都的红日正当空。
秋天的百粤大地山川景色萧瑟,傍晚时分三城的楼阁显得格外峻峭。
喝醉后我依偎在曲折的栏杆旁,直到听见西风中的号角声响起。

注释

荒台:废弃的高台。
古人情:古人的情感或历史遗迹。
白云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帝京:古代对首都的称呼。
百粤:古代南方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等地。
峥嵘:形容楼阁高耸或形势险峻。
徙倚:徘徊,倚靠。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声音凄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怀古幽深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开篇“海上荒台草树平”一句,以广阔的视角引入荒废的古台,草木丛生,给人以时间的沧桑与空间的辽阔之感。紧接着,“登临不尽古人情”则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一种体验,更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先人情感的深切理解和共鸣。

“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两句,通过白云与红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高处帝都的向往。这里的“亲舍”和“帝京”,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指代,更蕴含着文化认同和心灵寄托。

下片“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晚峥嵘”进一步扩展了景象的深度与广度。秋天的山川、古老的城楼,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斑驳陆离的痕迹,而诗人则是在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寻找着历史的回响。

最后,“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一句,以诗人的个人体验为切入点,将酒醉后的放松与对古代乐器“画角”的聆听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历史对话的艺术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深情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5)

吕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由诚曾孙。孝宗朝以功迁从义郎,累官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五存《说剑集》一卷。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 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宋诗钞补·仲安集钞》

  • 字:仲安
  • 籍贯:新昌(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登翠云台

一柱中流亦壮哉,分明世上有蓬莱。

帘开庐阜层层出,船汎岷山滚滚来。

夜冷神龙蟠水府,天青仙佩下瑶台。

閒将玉管吹明月,勾引翩翩彩凤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怀古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

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

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閒。

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

空馀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过小孤山

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

峰头楼閤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

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

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

山迥宝华阁,水绕金锁湾。

尘虑顿焉息,于兹开我颜。

疏钟日夕动,老僧林下还。

天风吹白云,悠悠满松关。

归猿有馀悲,月明啸空山。

仙人自何来,翱翔八极间。

手把玉芙蓉,吟笑锵佩环。

歌罢忽飞去,千峰堆翠鬟。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