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暮秋闻雁有怀(其二)

有腹夫谁肯贮愁,笑他宋玉浪悲秋。

征鸿纵使声多恨,怎得无声过小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谁会怜悯怀有忧愁之人,嘲笑宋玉徒然为秋天悲伤。
即使远行的大雁叫声充满哀怨,又怎能悄无声息地飞过那小楼呢。

注释

贮愁:怀有忧愁。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以悲秋闻名。
征鸿:远行的大雁。
小楼:指代某座楼房或阁楼,可能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和暮秋闻雁有怀(其二)》。诗中,诗人以幽默调侃的口吻表达对愁绪的感慨。"有腹夫谁肯贮愁",这里的"有腹夫"暗指能承载愁绪的人,而"谁肯贮愁"则表达了愁苦无人理解或寄托的无奈。接着,诗人提到"笑他宋玉浪悲秋",将宋玉的悲秋情怀视为过分或无谓,暗示不必过于沉溺于秋的哀愁。

后两句"征鸿纵使声多恨,怎得无声过小楼"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将大雁比喻为远行之人,即使它们的叫声充满哀怨,也无法传达给静寂的小楼中的自己,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无法排遣的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愁苦心境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题丹青阁(其一)

落日残霞映绮疏,群山横翠壮规模。

登临那更添风月,唤作凌烟阁内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和题莲花壁间

乱云翠拥千层盖,拳落时听雨打声。

长笛隔江吹晚霁,水光月色两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斋杂咏

急风狂雨三月头,门前一水涨清流。

几回送客沧江上,愁逐乱红飞远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千林摇落窍号风,怒激秋涛气势雄。

远水兼天拖练白,晓风委地染丹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