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四)

季世罕上寿,百岁为长年。

轩皇不可见,颜冉复谁怜。

安期乘彩虹,羡门驾紫烟。

朝游蓬莱岛,夕宿曾城巅。

常恐声风枝,摧折沧海田。

徒令骊山客,想望称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杂诗》第四首,主要表达了对长寿与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盛世不再的感慨。首句“季世罕上寿,百岁为长年”揭示了时代背景下长寿的稀有,将百岁视为罕见的长久岁月。接下来的诗句“轩皇不可见,颜冉复谁怜”暗指古代圣君如黄帝(轩皇)已不可见,而颜回那样的贤人也无人再得怜惜,流露出对理想社会的怀念。

诗人接着通过“安期乘彩虹,羡门驾紫烟”描绘了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和羡门子的逍遥景象,他们乘着彩虹、驾驭紫气,自由自在地游历蓬莱岛和曾城巅峰,象征着超脱尘世的仙境生活。

然而,“常恐声风枝,摧折沧海田”又转而表达出对现实的忧虑,担心世俗的纷扰会像疾风摧残树木一样,破坏这美好的仙境理想。最后两句“徒令骊山客,想望称神仙”,以骊山的秦始皇为例,他虽贵为帝王,却只能在想象中成为神仙,感叹世人难以真正达到那种超凡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仙人故事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体现了刘基深沉的历史感和哲思。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五)

月明栖鸟动,月暗栖鸟定。

茅鸱潜枳枸,大眼挂宵镜。

皇天生万物,一物畀一性。

遂令盖壤间,扰扰事争竞。

喧呶穷日夕,岂不慁天听。

化工虽云巧,为法秪自病。

沉思令人嗟,欲问谁与应。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七)

速成非良器,骤得难久好。

桃李望春舒,亦复迎秋槁。

蕣英耀朝日,未夕委蔓草。

饥农种植禾,自庆得食早。

岁暮寒凛冽,衡门净如扫。

瀛洲对方壶,弱水为池沼。

不有千年花,安得如瓜枣。

徐市驾楼船,轻帆迅如鸟。

仙人倘可见,常恐三光老。

寄书附文鳐,碧云空缥缈。

形式: 古风

咏苏守义妻齐氏

幽燕之南,晋赵之疆。刀锄剑樵,其人劲强。

安平故邑,村有新庄。懿彼贞女,曰齐之姜。

来嫔于苏,功容并良。孝周舅姑,礼谨闺房。

夫遘危疾,永诀在床。谓汝改适,怜其早孀。

齐沥丹诚,执心孔刚。誓无辱身,宁甘自戕。

夫目遄暝,妾命乃长。胡能独生?曷若偕亡?

金石可朽,言弗忍忘。冈陵可移,义弗忍伤。

九原当见,以死自明。永谢膏沐,魂离室堂。

欲拯何及?举族悲惶。行高千古,事昭一乡。

守宰嘉叹,宪使荐扬。旌命自天,门闾有光。

断鼻执义,夏侯德彰。剔目示信,房卢性臧。

谁能捐躯,同穴而藏?恒山郁苍,厥高莫量。

烈烈令闻,能与之京?张侯戾学,称善洋洋。

激励孝忠,增重纲常。作此雅歌,亘久弥芳。

形式: 四言诗

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恊律郎邀予写旧作已忘而记其起三句因更足之

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发苍石。

冷卿以之调七弦,龙出太阴风动天。

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

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永怀帝子来潇湘,瑶环琼佩千鸣珰。

女夷鼓歌交甫舞,月上九疑啼凤凰。

还思娲皇补穹碧,排抉银河通积石。

咸池泻浪入重溟,玉井冰凘相戛击。

三门既凿龙池高,三十六鳞腾夜涛。

丰隆咆哮震威怒,鲸鱼揵尾惊蒲牢。

倏然神怪归寂寞,殷殷馀音在寥廓。

鲛人渊客起相顾,江白山青烟漠漠。

伯牙骨朽今几年,叔夜广陵无续弦。

绝伦之艺不常有,得心应手非人传。

忆昔识子时,西州正繁华。

筝笛沸晨暮,兜离僸佅争矜誇。

子独倘佯泉石里,长日松阴净书几。

取琴为我弹一曲,似掬沧浪洗尘耳。

否往泰来逢圣明,有虞制作超茎英。

和声恊律子能事,罔俾夔挚专其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