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廷不用刘宗周,金瓯失守铜驼愁。
南都不用史可法,黄左交猜马阮狎。
相臣姻娅镇京口,神策军来弃繻走。
仓皇茧足江郎山,一死已盖平生丑。
贵筑安能遽死忠,为有监军孙武公。
各留宝墨本合传,再迁朽骨还同封。
君不见皖城起事金忠毅,当时并命江天一。
石斋殉国三人从,就中记得毛玉洁。
吾生独惜钱谦益,愧负陶庵为上客。
吁嗟国事不可为,死乃庸行毋足奇。
盛朝亦表范公节,谁佐之者留山嵇。
这首清代伊秉绶的《题明孙节悯遗书册后》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明朝末年忠臣义士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朝廷不用贤良如刘宗周和史可法,导致国家局势动荡,忠诚之人如马阮、孙武公等人遭遇猜忌。诗人特别提到了史可法的南都事迹,以及孙节悯的忠诚行为,与金忠毅、江天一、毛玉洁等人的英勇牺牲相提并论。
诗中“仓皇茧足江郎山”描绘了孙节悯在危难中的狼狈,而“贵筑安能遽死忠”则表达了对他的敬佩,认为他的忠诚并非轻易之举。接下来,诗人惋惜钱谦益未能像其他忠臣一样尽忠,同时感叹陶庵(钱谦益的号)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最后,诗人借用范仲淹的典故,表达对高尚节操的推崇,并质疑谁能像范仲淹那样成为国家的支柱。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揭示了对明朝末期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忠贞精神的赞美。
不详
山势通秦岭,关临列岫开。
天低郧子国,云没楚王台。
晚水凉侵月,秋花乱绣苔。
三闾哀怨后,最重贾生才。
故人持使节,应上巴陵船。
曾作浮槎客,相思落木天。
月华洞庭水,兰气潇湘烟。
亦践君陈迹,驱车到海壖。
季重心情雅好歌,骖停齐右漫婆娑。
儿童未解绵驹曲,父老能言鸣犊河。
城郭南来堪画少,风烟东道觉秋多。
商声激越来林表,草草津亭唤柰何。
凉州西去万重山,鸿鹄高飞雉子斑。
珥笔词臣秋出塞,櫜弓都护夜临关。
风吹白草霜千里,天接黄沙月一湾。
羌管未妨听野戍,班生三十好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