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祖越寺

殿閟疑天辟,凄凄几个僧。

板桥通野豕,木佛坐孤灯。

说法呼顽石,烧泉拾古藤。

禅居高绝处,欲上病安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祖越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殿閟疑天辟”,以“閟”字形容寺庙的大殿封闭幽深,仿佛与天地相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接着,“凄凄几个僧”一句,通过“凄凄”二字,不仅描绘了僧侣们的孤独形象,也暗示了寺庙的清冷与寂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板桥通野豕,木佛坐孤灯。”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环境特点。板桥连接着外界与寺庙,野猪的出现增添了自然的气息,而木制的佛像在孤灯下显得格外庄严。这种对比,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说法呼顽石,烧泉拾古藤。”这两句则表现了僧侣们的生活方式和修行状态。他们不仅对人说法,甚至对顽石也有所教化,这体现了佛法的无处不在。烧泉水、拾古藤,这些日常活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禅理,象征着修行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最后,“禅居高绝处,欲上病安能。”表达了作者对寺庙位置的赞叹以及自身身体状况的无奈。高绝之处的禅居,既是精神上的追求,也是对现实局限性的承认。这句话既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祖越寺独特的环境氛围和僧侣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传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让人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斋落成

四海少邻并,况兹东复东。

登阶惟鹤迹,挂壁有诗筒。

岂为儿孙计,聊安君子穷。

委怀存宋拓,论事据枯桐。

千卷万卷在,两人三人同。

快谈当圣代,高咏寄玄穹。

云过一床影,月来诸境空。

难容金络马,共老竹编虫。

世界半窗隔,神明寸管通。

囊开馀积雪,帘捲渡飞鸿。

稠叠深秋色,浑含太古风。

人情轻故旧,天意勘英雄。

览镜添髭白,烧泉扫叶红。

浮生只若此,大业在其中。

前往后犹待,隐然抱厥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宿西寺

破寺背城郭,开门对巑岏。

流云时入席,看斗独凭栏。

松落子堪拾,菊荒英可餐。

偶行出篱外,閒眺入林端。

意静鸟俱息,身微叶共残。

更无人问讯,自与月相干。

池瘦荷衣碎,径斜鹤影单。

疏髭先雪白,贱骨抵风寒。

扶杖返虚阁,吹灯卧草团。

人生苦不足,得此良已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老叟

何来孤独叟,自道腹中饥。

入户眉先皱,登阶力已衰。

生年曾不记,近事幸无知。

须鬓留前代,乡邻失旧时。

延龄凭布袋,移步仗松枝。

但忆身方壮,世途甚坦夷。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寿苗鍊师

人间初换岁,天上亦添龄。

未老耿南极,能飞滞北溟。

时艰惊蝶梦,神王鄙熊经。

寒雪尚凝砌,和风已拂扃。

吹笙鸾凤集,念咒鬼神听。

度世心尤切,弥年手不停。

侣沙虫猿鹤,召雨电雷霆。

采药重薇蕨,汲泉带参苓。

肝肠关众命,呼吸通群灵。

展卷辨蝌蚪,退身号蟭螟。

虽知守其黑,无计得以宁。

残魄予将朽,方瞳尔独青。

金茎润菜色,丹室吐兰馨。

谈笑具别旨,往来各忘形。

他山足玉石,一水合渭泾。

高志存鸿鹄,大光眩爝萤。

胡为悬万石,徒自击寸莛。

兔颖空盈匣,鱼肠待发铏。

波流岂复返,膏燄可长荧。

不见大椿树,八千终飘零。

形式: 排律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