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黄筌画屏》,诗中描绘了黄筌技艺超群,画作生动传神,以及诗人对其画技的赞美之情。
"阿筌千顷本胸中"一句,表达了黄筌内心充满了千百顷的画意,这里“阿”字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显示出诗人对黄筌才华的高度评价。"学道分明画手同"则进一步突出了黄筌在技艺上的精进与独到,"学道"指的是学习绘画之道,而"画手同"表明他的画作已达到了和他内心所想相符合的境界。
接下来的"笔削来追麟获后,丹青为洗马群空"中,诗人用了“笔削”来形容黄筌笔触生花的技艺,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般难得一见。"丹青"指的是画家的颜料,而"为洗马群空"则是对黄筌画中马匹栩栩如生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
"登堂欲与修遗履,穴户何由返大弓"一句,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黄筌艺术足迹,却发现自己的才华远不及他的心情。这里“登堂”指的是进入高堂深院,即对技艺的追求和敬仰,而“修遗履”则是希望能够修复或继承古人的艺术成就,"穴户何由返大弓"中,“穴户”可能指的是隐居之所,而“何由返大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达到黄筌那种高超技艺的无奈与自谦。
最后两句"尚有沧溟垂素壁,且防蝇误污屏风"中,“沧溟”可能指的是广阔如海的画卷,而“垂素壁”则是对黄筌画作之精美细腻的描写。"且防蝇误污屏风"则表明诗人对于黄筌作品的珍视,希望能够保护它们不受任何损害。
整首诗通过对黄筌技艺的赞誉和自谦,展现了李石对前辈艺术家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在艺术上的自省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