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黄岐山僧舍的所见所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卧对才兹夕”,点明时间,诗人于傍晚时分静卧,面对着眼前的景象,内心沉静。接着“深心冥见闻”一句,表达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暗示其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禅灯一室静,月影半山分。” 描绘了室内禅灯照亮的静谧场景,以及室外月光洒落山间,光影交错的美丽画面。这两句通过对比室内与室外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夹树迷青霭,疏钟咽白云。” 这两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树木环绕,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与白云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潇潇窗外竹,幽梦易纷纭。” 以窗外的竹林和容易引发幽梦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竹林的萧瑟之声,似乎触动了诗人的思绪,让其陷入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晚在僧舍的静思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