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少参希彦之蜀(其一)

欲重金躔地,应资琐闼声。

天连巴子国,江尽宕渠城。

蛮府传新檄,賨人候去旌。

葛山遗迹在,知不愧勋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的《送郭少参希彦之蜀》其一,通过描绘郭希彦即将前往蜀地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欲重金躔地”,以“金躔”比喻蜀地的富饶与尊贵,预示着郭希彦此行将踏入一个充满机遇与荣耀之地。接着“应资琐闼声”,则暗示郭希彦凭借其才华与品德,将在蜀地留下响亮的名声。

“天连巴子国,江尽宕渠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蜀地辽阔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隐含着对郭希彦此行路途遥远、旅途艰辛的感慨。

“蛮府传新檄,賨人候去旌”中,“蛮府”指蜀地的官署,“新檄”代表新的任命或任务,“賨人”则是蜀地的土著居民。这两句描绘了郭希彦即将在蜀地开始新职务,受到当地官员和百姓的热烈欢迎与期待。

最后,“葛山遗迹在,知不愧勋名”表达了对郭希彦品格与功绩的肯定与期待,希望他能在蜀地留下不朽的功勋与名声,无愧于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希彦即将前往蜀地的描绘,既展现了蜀地的壮丽景色与人文风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与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其二)

如何当此月,车马踏巑岏。

去楚尚千里,过秦应万盘。

深山如雪里,古驿出云端。

三十金绯贵,休嗟蜀道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燕市饶禅客,如君意最真。

幽闲泉石趣,清瘦雪山身。

一榻庭生藓,双趺席聚尘。

偶称摩诘病,为度夜行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其一)

同调复同官,幽斋会二难。

交情投芥合,礼法解衣宽。

坐久炉将烬,言多杯屡寒。

明窗披易注,直作太玄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其二)

震旦同参少,长安雅聚难。

因君道眼别,令我酒怀宽。

匡坐藤蒲静,幽谈水月寒。

好将瞿氏说,留付子庸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