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草书偶成

草圣吾家事,临池偶作行。但能工点?,兼取露锋铓。

似矢才离弩,如锥早处囊。

莫教拈秃管,抵死效钟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世仁的《学草书偶成》描绘了作者学习草书的过程和心得。首句“草圣吾家事”表明对草书艺术的敬仰和传承,暗示着书法世家的背景。接下来的“临池偶作行”形象地描述了他在水池边练习书法的情景,"行"字暗指草书的流畅性。

“但能工点?”强调了技艺的精巧,通过练习使点画工整;“兼取露锋铓”则表达了对笔力的追求,希望展现出锐利的锋芒。诗人以箭离弦和锥出囊为喻,形容笔势的迅速和力度,显示出他对书法力度与速度的掌控。

最后两句“莫教拈秃管,抵死效钟王”告诫自己不要因为过度练习而损坏毛笔,要持续向书法大家钟繇和王羲之这样的典范学习,力求在技巧和风格上有所突破。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草书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精湛技艺的追求和对前辈大师的敬仰。

收录诗词(2)

张世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其一)

几度峰头对暮曛,幽寻不惮往来频。

为披榛莽求遗迹,独向烟霞吊隐人。

漫稿至今传逸调,深林在昔著间身。

遥遥千古谁为侣,冲晦先生可结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其二)

诡迹早离尘壒外,宁须白眼向人斜。

王孙或讶轻捐国,霅水何妨重有家。

杖屦半生周海岳,冠裳满目送京华。

知兵晓吏奚烦试,广识宏才正未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其三)

萍踪长寄白云隈,太白山前斸药来。

时发清讴还扣石,但逢胜地便衔杯。

鹤瓢龙笛依形影,白袷玄巾独往回。

昼寝不知门外客,春深一径长莓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其四)

羽化登仙闻有术,诗成幽邃见还稀。

山前无复输田种,林下何缘看鹤飞。

寂寞荒坡浇酒盏,凄迷寒雾袭人衣。

西湖从尔称高士,十里南屏念所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