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虽一尺躯,猛气制十里。

有时怒一号,无牙堕梁死。

安得此辈来,坐吾书匣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狸》。诗中以狸为喻,生动描绘了其勇猛的气质与力量。开篇“狸虽一尺躯,猛气制十里”两句,以狸的小小身躯对比其强大的气势,展现出一种不畏强敌、勇于挑战的精神。接着“有时怒一号,无牙堕梁死”则通过狸的一声怒吼,形象地表现出了其震撼力,即使没有牙齿也能震慑对手,表现出其内在的力量和勇气。最后“安得此辈来,坐吾书匣底”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这样勇猛之士,将其收入囊中,寓意着对勇敢、坚韧品质的向往和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狸这一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动物的自然特性,更蕴含了对人应具备精神品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丽人

何处行云去,逍遥出洞房。

月里傥并色,镜中无此妆。

所思望不见,稿袂日边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才子

佩笔不须长,高唐侍楚王。

红蘅椠边出,白雪口中翔。

杀青供不及,一夜白潇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大尖

万松滴千山,妙翠不可染。

割取武陵源,固是天所遣。

秦人迹无有,云中叫鸡犬。

夜泊渔舟来,下山寻不见。

形式: 古风

空上人常住少林索作于菊下

相逢菊花下,相映菩提光。

试问少林壁,穿云几许长。

指月莫盻手,掷拂閒挂墙。

睡鼾微作吼,狮子一时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