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达卿赴淮南之辟

当代搜罗急俊英,岂容徒老鹿门耕。

淮南幕府多招隐,水北山人最得名。

参术正须归狄笼,盐梅甫用入商羹。

只应湖上秋风起,犹为鲈鱼惜此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董纪所作的《送石达卿赴淮南之辟》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与对其前程的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友人从政之路的祝愿。

首联“当代搜罗急俊英,岂容徒老鹿门耕”,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认为在当今时代,英才辈出,不应让其埋没于田园之中,而应投身于政治舞台,施展才华。这里“鹿门耕”借用了孟浩然“鹿门山人”的典故,暗指友人过去的生活状态,与“当代搜罗急俊英”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期待。

颔联“淮南幕府多招隐,水北山人最得名”,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淮南幕府,这里多有隐士被招揽,而友人以其卓越的名声最为显赫。通过“多招隐”和“最得名”的对比,突出了友人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参术正须归狄笼,盐梅甫用入商羹”,运用了“参术”和“盐梅”这两个中药和调味品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在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参术是补益药材,盐梅则是调味品,分别代表了友人在治理国家中的不同角色和功能,既需要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持(参术),也需要在日常管理中调和各方(盐梅)。这一联不仅体现了对友人多方面才能的赞誉,也寄托了对其在复杂政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望。

尾联“只应湖上秋风起,犹为鲈鱼惜此行”,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秋天的湖面上,秋风吹起,仿佛是在为友人离去而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离开后,可能会怀念家乡的美好时光,如同怀念鲈鱼的美味。这一联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对其未来政治生涯的期许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宅之约余中秋过小海楼不克往

万里长风扫积阴,碧天如洗籁沉沉。

今宵何处无明月,比屋谁家有赏心。

诗句惊人从和寡,酒杯到手莫辞深。

南楼已负凭阑约,老子胡床兴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渔隐为赖善卿

钓船随处可为生,二十馀年不到城。

剩水残山原自在,清风明月有谁争。

元真解后留诗别,甫里寻常载酒迎。

南往北来无定迹,恐人情熟渐知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由小孤山过彭泽县访晋处士故居

碧天新霁片云无,一望澄江似练铺。

鱼向小孤山下买,酒从彭泽县前沽。

征帆催卸风微转,飞鸟知还日欲晡。

五柳人家今在否,凭谁为我问樵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览镜自嘲

官样乌纱换角巾,已非巢许辈中人。

枉烦徵币加殊礼,敢谓儒冠误此身。

旧隐定招林鹤怨,前呵应被野鸥嗔。

寄书杨璞能诗妇,添得愁眉日几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