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赏菊

春英无不惜开迟,秋菊常怀素景悲。

惯负晚霜甘索寞,忽逢先闰促离披。

欲移庭槛嫌伤早,拟泛宾罍未入时。

自是寒花当守分,一违佳节速人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赏菊的情景,通过对比春花与秋菊的不同特性,以及对菊花在八月十九日开放的独特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春英无不惜开迟,秋菊常怀素景悲”,以春花的迟开与秋菊的早开形成对比,春花似乎在等待时机才绽放,而秋菊则似乎带着对即将逝去的季节的哀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表现了不同季节花卉的不同性格。

颔联“惯负晚霜甘索寞,忽逢先闰促离披”,进一步描绘了菊花面对晚霜的从容与孤独,以及在闰月提前开放时的急促与无奈。这里的“惯负”、“甘索寞”、“忽逢”、“促离披”等词,生动地刻画了菊花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既有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有对特殊事件的反应。

颈联“欲移庭槛嫌伤早,拟泛宾罍未入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开放时间的微妙感受。他既不希望菊花过早开放而显得过于突兀,也不愿意错过与宾客共享菊花美酒的时机。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适时呈现的欣赏态度。

尾联“自是寒花当守分,一违佳节速人嗤”,总结了菊花作为“寒花”的本性,应当遵循其自然规律,适时开放。如果违背了时节,就会受到人们的嘲笑。这不仅是对菊花的描述,也是对所有生物应当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开放时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规律的尊重,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生活节奏的思考。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壬子九月七日会大安寺

萧辰禅宇展疏筵,才去登高二日前。

欲识先期成雅会,要闻清论接英贤。

何须白发喧歌板,自有黄花送酒船。

危阁半空同倚槛,一般重九寂寥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壬子重九

菊有黄花气候移,重阳香萼已乾枝。

金铃后坼孤芳在,玉液轻浮一醉宜。

烟渚去来鸿自适,霜丛飞绕蝶何知。

风前客帽从吹落,且伴山翁倒接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赵资政再尹西蜀

坤维求尹此难才,重倚真贤出上怀。

一去棠阴歌蔽芾,再来人乐似乖崖。

新承纶綍从天别,旧过山川作画排。

莫候使星临益分,郎回符采正三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壬子冬至喜雪

阳气初升力尚微,雪花来促故阴归。

润滋柔荔乘时出,暖逐轻灰应律飞。

彤笔喜丰书瑞谍,土圭收影侍灵晖。

践长班集应同贺,剑佩光寒拱殿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