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瑶坛晴雪净春空,剑佩声沉苑路东。
霜露每勤忧圣主,貂珰无复肃斋宫。
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晓红。
寂寞翠华谁望幸,惟余金粟鸟呼风。
这首明代赵用贤的《陪祀昭陵纪事有作》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静谧。首句“瑶坛晴雪净春空”以洁白的春雪和晴朗的天空烘托出祭祀场所的神圣与洁净。接着,“剑佩声沉苑路东”通过剑佩之声的低沉,暗示了仪式的肃穆和参与者们的敬意。
“霜露每勤忧圣主”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与忧虑,即使在霜露寒夜,也时刻挂念国家和君王。接下来,“貂珰无复肃斋宫”暗示昔日的宫廷规制已不如前,增添了历史沧桑感。
“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晓红”描绘了夜晚祭祀时的篝火照亮原野,而拂晓时分,五彩旌旗映照着朝霞,画面生动而壮观。然而,“寂寞翠华谁望幸”一句揭示了皇帝不再亲临的寂寥,只剩下风吹过金粟的声音,更显凄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祭祀昭陵时的皇家气象以及诗人对于昔盛今衰的感慨。
不详
隆庆五年进士。万历初,授检讨。疏论张居正父丧夺情,与吴中行同杖除名。居正死,复故官,进右赞善。历官南京祭酒、吏部侍郎。二十一年,为王锡爵排挤罢归。工诗文,与王道行等称“续五子”;又与胡应麟等称“末五子”。有《国朝典章》、《三吴文献志》、《因革录》、《松石斋集》等
先皇原庙俯层阴,肃穆嗣官奉御心。
月露夜零千嶂晓,风泉寒咽九龙吟。
空传遗舄留园寝,犹想呜珂直禁林。
绣草宣台何日事,侍臣唯有泪沾襟。
文祖初封岳,经营十二年。
景光如有见,议礼不相沿。
畚锸三军举,泉刀九府捐。
龙髯垂过膝,象帝发鬈然。
肃帝核玄玄,增封上配天。
端居长礼斗,秘祝总祈年。
皂纛宫娥绣,青辞国史编。
星冠南乡拜,鹤盖绕龙涎。
才情奕奕少年场,家在河南旧帝乡。
绿树三山通御苑,青楼十里带横塘。
银光纸养芙蓉粉,金缕衣薰豆蔻香。
羡尔红颜生羽翼,仙人曾授枕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