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所寓即为乡,萧萧竹护房。
山中观造化,世上任炎凉。
鴳莫攀鹏大,凫难比鹤长。
荣枯从堕地,全不著商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心态。开篇“所寓即为乡,萧萧竹护房”两句,以平实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寄居之地的宁静与和谐,竹子成为自然界中守护家园的角色,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山中观造化,世上任炎凉”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观察与思考,无论外界如何变迁,都不影响内心的平和。这里的“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而“任炎凉”则是对世事无常的漠视。
第三、四句“鴳莫攀鹏大,凫难比鹤长”以鸟类作比,强调了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与他人比较。这里的“鴳”、“鹏”、“凫”、“鹤”都是古代对不同鸟类的称呼,通过这些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与常规比较的心境。
最后两句“荣枯从堕地, 全不著商量”则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荣辱得失的超然态度。无论是荣耀还是枯萎,都如同落叶归根,不再去计较、斟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一日事在寅,晨兴宜自今。
天澄万古气,人醒半生心。
残月留僧阁,寒烟度石林。
营营何所得,白发易相寻。
四十馀程到庾关,到来无日不看山。
誓持冰雪松筠操,肯学春风桃李颜。
一饭不忘三祝处,瓣香何慊二忠间。
梵宫咫尺骚坛近,犹愿奚囊续往还。
此心难与俗人言,终日深居养浩然。
学到苦时方见道,数当厄处不由天。
烟霞约客成三友,风雨忧时及四边。
珍重故人相劳苦,器之元与铁同坚。
昨夜秋风吹作花,异香早已满天涯。
蓬莱深处两三树,风月分来第一家。
绰约道妆如侍案,婆娑醉影欲乘槎。
广寒莫遣痴蟆食,留取芬芳与世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