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瘦藤拄到古韬光,分得山僧半榻凉。
幽鸟一声春梦断,湿云漠漠护残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顺之在宋朝时期的法安院中所见所感。首句"瘦藤拄到古韬光",通过描绘一根瘦弱的藤杖和古老的韬光寺,暗示了诗人行走在古寺之中,环境清幽而宁静。"分得山僧半榻凉"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山僧共处一室,感受到禅意与清凉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幽鸟一声春梦断,湿云漠漠护残香"尤为传神。一声清脆的鸟鸣打断了诗人的梦境,使得他从静思中醒来,而"湿云漠漠"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氛围,仿佛连云都在呵护着寺庙中的香气,增添了神秘与禅意。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法安院的静谧与禅意,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心境体验。
不详
抚剑悲歌壮泪流,海清岳静世无雠。
匣中幸有容身地,莫遣光芒射斗牛。
曾是霓裳第一人,曲终认得本来身。
多年不作东风梦,閒却蔷薇一架春。
岩花得雨新如染,古树悬崖怪欲飞。
日暮溪深人不渡,一双白鸟傍林归。
十年泉石梦,及此始依然。
野迥天垂地,身閒日抵年。
稍欣闻见少,渐与土风便。
分得渔樵席,白云相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