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宫二首(其一)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在十二峰前,夕阳余晖微弱地洒下,
高唐宫中昏暗,让人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注释

十二峰:指代某个有十二座山峰的地方,可能是真实的地理景观或象征性的意象。
落照:夕阳的余晖。
高唐宫:古代宫殿名,这里可能象征着宫廷或某段历史记忆。
迷归:迷失回家的路,也可能暗示情感上的迷茫。
朝云暮雨:形容频繁的风雨变化,常用来象征男女情事的无常。
长相接:持续不断,形容情感的持久。
君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君主,也可能是对权力者的泛指。
恨见稀:遗憾和思念之情,因为见面的机会很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楚宫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繁华帝王生活的怀念与忧伤。

"十二峰前落照微" 这句描绘了一幅暮色渐浓、山影揽月的景象,十二峰可能是指楚地的某些特定山峰,而落照则是夕阳的余晖,这里用“微”字来形容夜幕低垂,光线变得细微。

"高唐宫暗坐迷归" 则表达了诗人在古老的唐宫中静坐时的迷茫心情。这里的“迷”字意味着方向感的丧失,也隐喻着时间流转、历史变迁带来的迷惘。

"朝云暮雨长相接" 描述了一种天气多变的情景,早晨是乌云密布,傍晚则降下细雨,这种连绵不断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定与忧虑。

"犹自君王恨见稀" 这句中,“犹自”意味着仍然、依旧,而“君王恨见稀”则是说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渴望和思念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渴望也变得更加稀薄。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往昔繁华以及个人命运的深深眷恋与无奈。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蜀桐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斲作秋琴弹坏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歌舞

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

只要君流眄,君倾国自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漫成三首(其一)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