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山鹊噪诗以此答之(其二)

好音惟恐隔深树,一听恶声共弹罗。

啼鸟亦知随世变,鸦鸣何少鹊何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名为《陈平山鹊噪诗以此答之(其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自然界的鸟鸣与社会现象相联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

首句“好音惟恐隔深树”,诗人以“好音”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言论,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保护之情。然而,“惟恐隔深树”则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可能被外界环境所遮蔽,难以被人听到或理解,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忧虑。

接下来的“一听恶声共弹罗”,则将恶声比作有害的言论或行为,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负面信息时的反应——如同在织布时发现瑕疵立即剔除一样,迅速地进行批判和纠正。这反映了社会对于不正之风的警觉与抵制。

“啼鸟亦知随世变”,这一句通过啼鸟的鸣叫来象征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了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变迁之中。鸟儿的啼鸣或许能预示着季节更替或是环境变化,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观察。

最后,“鸦鸣何少鹊何多”,以鸦鸣稀少、鹊鸣众多的形象对比,寓意着在社会中,负面声音相对较少,而正面、积极的声音却异常丰富。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赞美,也可能是对某些现象的隐晦批评,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正能量的声音往往更为突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鸟鸣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反思精神。

收录诗词(93)

杨继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 字:仲芳
  • 号:椒山
  • 籍贯: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
  • 生卒年:1516年-1555年

相关古诗词

因前作谕鸦鹊(其一)

宇宙到头俱梦幻,生人何必叹云泥。

疏狂见惯荣枯事,鸦鹊从今俱慢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因前作谕鸦鹊(其二)

可厌老鸦常折翅,依人喜鹊亦空啼。

长安公子多飞弹,且向云山深树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苦阴雨

云黯黯兮郁愁结,雷隐隐兮哀怨绝。

雨潸潸兮血泪下,水泠泠兮悲声咽。

鸟乱啼兮怜人苦,花零落兮谁是主。

欲入深兮无永穴,欲高飞兮无翰羽。

扪胸问心心转迷,仰面呼天天不语。

混宇宙兮不分,蔼烟雾兮氤氲。

西风起兮天霁,挂远树兮夕曛。

聚还散兮暮云平,晦复明兮日初晴。

何时回怒兮天王圣明。

形式: 古风

题梅轩号

江南有梅不见雪,冀北雪多梅花稀。

惟有中州风土好,梅花雪花相映晖。

孤根深托云石里,天与清香岂偶尔。

不向春光藉艳阳,宁随上苑争桃李。

老干雪铺翻助清,层冰万丈影涵明。

幽姿皎皎尘埃绝,琴瑟逼人冷气生。

万树丛中呈淡妆,百花头上吐寒芳。

翛然远峤轻风起,吹落乾坤草木香。

一枝洁素羞粉白,娟娟月姬着新裳。

一枝黄萼梁园发,攒金缀粟色微茫。

一枝朱英丹换骨,错认夭桃带浅霜。

一枝紫蕤蕾初破,晓霞飞落绯衣傍。

一枝同心并头开,晴沙酣睡双鸳鸯。

疏影笼月,瘦骨插天。劲稍穿石,枯隙藏烟。

莺蝶不相识,风雨更媥妍。

冰葩冻蒂应难落,一任凄凉羌管弄前川。

古瘦清香原太始,品题群花更无比。

一段幽闲惟自知,岂容凡眼窥红紫。

羡君孤梗迥绝俗,梅花如人人如玉。

得意移来轩后栽,松竹交映惬衷曲。

樽酒相看花解语,似促早上金门去。

商家正须和羹材,休为花神滞野墅。

花落结实调鼎春,烹来端可荐枫宸。

惟愿分种千万山,以解苍生万斛之渴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