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愁本生于闹,老须偿以间。
不难移以入,所赖送之还。
为此诗者其知道,我今读之恨不早。
可以大欢喜,无地著烦恼。
可作小神仙,有生博寿考。
君不见市上红尘热于火,炙手焚身无处躲。
山中白云懒欲眠,栖松巢鹤皆千年。
这首清代徐大镛的诗《读香山送愁还闹处移老入间中句深有味乎其言因赋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诗中,愁绪源于生活的喧嚣,而老年则需要宁静来度过。诗人认为,将烦恼从热闹的市井移到静谧的山林,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他读到这样的诗句深感共鸣,遗憾未能早些领悟。诗中寓含了对超脱烦恼、追求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寿和仙道的隐逸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强调了从喧嚣到宁静的转变,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城市生活的热烈与山林生活的恬淡,表达了诗人对后者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市井生活的炽热和山中生活的悠然,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个人体验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半翁肢体已冥顽,诗酒间情未忍删。
卅载心倾《长庆集》,谁知病亦学香山。
当日饥驱走晋秦,半翁早岁即风尘。
谁知一副幽燕骨,化作床头废弃身。
四壁悬将新画本,纸窗竹屋尽烟云。
半翁身在烟云里,镇日卧游宗少文。
自学诗来五十载,久将白傅奉为师。
一千年后怜同病,病里依然日咏诗。
有句直须早倾吐,夕阳红影不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