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怀留侯

骊颔不探珠,空拳不搏虎。

如何张子房,愤激不返顾。

危哉博浪椎,幸脱秦刀俎。

鬼神发素书,授以圯桥父。

六韬运奇筹,亡秦而蹙楚。

区区一片心,侯封非所慕。

长谢隆准公,终逐赤松去。

千载迹未陈,经行景高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张良(留侯)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和深远影响。诗中提到“骊颔不探珠,空拳不搏虎”,以骊龙之珠和猛虎比喻珍贵机遇与巨大挑战,暗示张良面对诱惑与危险时的冷静与自制。接着,“如何张子房,愤激不返顾”表达了对张良在面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抉择时坚定立场的赞美。

“危哉博浪椎,幸脱秦刀俎”描述了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的事件,以及他因此逃脱的幸运。这不仅展现了张良的智勇,也体现了命运的转折。接下来,“鬼神发素书,授以圯桥父”则引入了神秘的元素,暗示张良获得天助,得到了圯桥老人的指点,预示着他的命运将发生重大转变。

“六韬运奇筹,亡秦而蹙楚”赞扬了张良运用兵法策略,最终帮助刘邦击败项羽,推翻秦朝,建立汉朝。这里“六韬”代表了张良的军事智慧,而“亡秦而蹙楚”则是对张良功绩的高度概括。

“区区一片心,侯封非所慕”则揭示了张良内心的真正追求并非权力地位,而是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坚持。最后,“长谢隆准公,终逐赤松去”表达了张良对刘邦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选择隐退,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张良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其作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与深刻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智慧、理想与自由等价值观的思考与向往。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秋同王季重李立素游莫愁湖

嘉陟讵云逖,有美湖上台。

驾言送远行,复得旷中怀。

朋好来不速,徒御亦无猜。

主人眷佳会,日晏出尊罍。

微飔涤烦暑,命酌尘襟开。

吴童发妙讴,丝肉终宴谐。

抚景能无赋,愧乏和客才。

含情俱未申,眄晷忽已颓。

何以永兹游,长歌意徘徊。

形式: 古风

餐菊

秋深严候早,百卉望霜零。

挺此东篱花,灿灿抽芳荣。

气为淩寒健,香以饮露清。

开尊酬嘉宾,采采此日情。

金光炫琥珀,芳馥沁心灵。

昔闻甘谷水,饮者体能轻。

亦有朱孺子,服之乘云升。

幽香自吾媚,岂必慕长生。

聊学楚骚人,日夕餐其英。

时念柴桑下,悠然处士情。

形式: 古风

送陈子明归省

我昔读书仙石城,与君一见快平生。

别来荏苒六七载,自结烟霞物外盟。

宾鸿社燕遥相望,剡曲多君移雪舫。

春来水国百花开,舍北舍南俱共往。

遂令意气转雄飞,登坛鞭弭托驱驰。

看花题鸟怀俱适,玩水登山乐忘归。

自许襟期真不负,那知风雨易前期。

浊醪几向习池尽,白日不为鲁阳挥。

朔风一夜寒江阁,吹君归梦绕乡国,脂车秣马不迟回。

执手歌骊空索寞,满眼江梅未著花,赠行虚折一枝斜。

花开后会谁同赏,翘首三城隔暮霞。

形式: 古风

赠唐寅仲先生

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

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

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

凤凰自是淩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

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

平生侠气更无伍,睨傲不趋丞相府。

将军折柬不能招,俗吏一挥何足数。

年来嘉遁在青门,身隐名藏道逾尊。

经翻柱下五千字,草拟玄亭几万言。

吾生自叹时已后,风流先辈多彫朽。

橐鞬今得奉先生,犹向前修识领袖。

流水钟期调未遐,及门文举是通家。

石床读罢西游草,松林如起赤城霞。

十载登龙恨不早,宁得交欢还草草。

眼前世事未堪论,杯底清言且绝倒。

吁嗟人生万事总浮尘,蜥蜴为龙恐未真。

呼马呼牛何足问,先生定是千秋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