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方恪所作,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词人以无情的渡口和垂杨树为背景,暗示了离别的冷酷与无奈,杨柳不挽留行舟,象征着无法留住的离别之情。"分付东流",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后的无可奈何,将离愁交付给滔滔江水,寓意情感随流水远去。
"最怕黄昏泊石头",黄昏时刻,船只停靠在石头边,更添离别时的凄凉与孤独,黄昏的落日余晖与冰冷的石头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词人心中的哀伤。接下来的"天涯影事孤蓬梦",将自己比作孤独的蓬草,漂泊不定,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好语难酬",表达出词人想倾诉却难以言表的苦楚,"一曲离讴"则借离歌抒发内心的情感,"秋雨如人泪不收",以秋雨比喻无尽的泪水,形象地展示了词人内心的悲痛,仿佛连秋雨都无法停止其悲伤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词人离别时的深深愁绪,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