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分付东流。

最怕黄昏泊石头。天涯影事孤蓬梦,好语难酬。

一曲离讴。秋雨如人泪不收。

形式:

鉴赏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方恪所作,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词人以无情的渡口和垂杨树为背景,暗示了离别的冷酷与无奈,杨柳不挽留行舟,象征着无法留住的离别之情。"分付东流",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后的无可奈何,将离愁交付给滔滔江水,寓意情感随流水远去。

"最怕黄昏泊石头",黄昏时刻,船只停靠在石头边,更添离别时的凄凉与孤独,黄昏的落日余晖与冰冷的石头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词人心中的哀伤。接下来的"天涯影事孤蓬梦",将自己比作孤独的蓬草,漂泊不定,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好语难酬",表达出词人想倾诉却难以言表的苦楚,"一曲离讴"则借离歌抒发内心的情感,"秋雨如人泪不收",以秋雨比喻无尽的泪水,形象地展示了词人内心的悲痛,仿佛连秋雨都无法停止其悲伤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词人离别时的深深愁绪,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63)

陈方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

洞房红烛花枝暖。宿酒不辞金爵满。

别来几度对良宵,风月祗供肠寸断。

石城柳老莺声啭。去住青春人意短。

明朝两袖拂蘋烟,又向溪山迷泪眼。

形式:

满宫花.七夕

碧天云,河汉鹊。耀我绣襦金络。

绿窗花好不归家,惆怅旧阑庭角。袅沉檀,浮晚酌。

月澹千家帘幕。蕙烟兰露待君来,此意更无人觉。

形式:

朝中措

花光凉节夜痕秋。人在小红楼。

残梦兀遥灯影,惊心疑漾帘钩。

屏山归路,青芜沙外,稚柳江头。

渐是兰桡荡尽,倚阑无那凝眸。

形式:

虞美人

梦魂惯识春庭路。不抵仙源误。争知重到尽魂销。

最是当时依样、月华娇。画廊检点泥痕在。

漫共辞巢悔。断肠何处说酬恩。

一度花开一度捲帘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