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

寄笺遥问两司命,曾遣千金慰执鞭。

抛却一川风月去,高车驷马定何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我通过书信遥远地询问两位命运之神,是否曾派遣千金来安慰那些辛苦劳作的人。
他们舍弃了那满载风月的一川景色,乘坐华丽的马车离去,这样的日子会在何时重来呢?

注释

寄笺:写信。
遥问:远距离询问。
两司命:两位命运之神。
曾:曾经。
遣:派遣。
千金:大量的财富或贵重物品。
慰执鞭:安慰那些从事低贱工作的劳动者。
抛却:放弃。
一川:一片。
风月:美景和闲适时光。
去:离开。
高车驷马:豪华的马车。
定何年:会在何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中的一句。诗人通过"寄笺遥问两司命"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关怀和询问,"曾遣千金慰执鞭"则暗示了对方过去的慷慨行为和地位显赫。接下来的"抛却一川风月去"描绘了一幅放弃世俗享乐、追求更高境界的画面,而"高车驷马定何年"则引发对未来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何时能再次共享荣华富贵的期待。整句诗寓含着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一)

求鱼指鹿共诬天,驷马嘶声更可怜。

不下但嗔机上嫂,中庭犹有泪如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一)

欲图麟阁终形役,不过虎溪还事烦。

但向暑来寒往处,十分磨铝要无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十七)

金明池上绿衣儿,燮理阴阳焉用之。

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其三)

东家丘蓄缘何息,百里奚牛为底肥。

自得三人虽损一,此心到处物无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