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本斋韵(其一)

七十八春华发老,斡旋文鼎力犹堪。

品题人物多成传,管领溪山尽属衔。

了不安排方是适,本无全缺又何惭。

誇传析国睢阳冠,五字新诗落枕函。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感慨与自信。"七十八春华发老,斡旋文鼎力犹堪"表明诗人已经高龄,但在处理国家大事(斡旋文鼎)上仍旧有余力可展。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年龄和体能,还暗示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贡献。

"品题人物多成传,管领溪山尽属衔"则描绘了一种功绩已被历史所记载,个人所掌管的自然景观(溪山)如同被人津津乐道的情形。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彰显了个人的影响力和在社会上的地位。

接下来的"了不安排方是适,本无全缺又何惭"透露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似乎在说无需过分追求完美,因为本就是如此,不必自寻烦恼。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和接受。

最后的"誇传析国睢阳冠,五字新诗落枕函"可能是在提到诗人的文学成就,其中“五字新诗”可能是指某种形式或风格的诗歌,而“落枕函”则意味着作品被后人所收藏和珍视。整句在强调诗人的文学地位以及其作品在未来可能得到的传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晚年生活、功绩、态度及文学成就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智慧和超脱的心境,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古典诗作。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次本斋韵(其二)

怪底膺门稚子欢,倒衣迎拜病犹堪。

喜看诗卷牛腰大,惭说踏车鸦尾衔。

风谊薄云谁得似,云泥被径我增惭。

新年精力知强健,酬答端能日百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仲实秋夜

空庭两犀株,吹香满前轩。

颇疑顾虎头,幻此金粟繁。

或是乘鸾女,月窟分天根。

更与泻浩露,尽洗蜂蝶喧。

苦无好事者,为我载一尊。

而我子张子,古谊夙所敦。

肯将新诗句,到我罗雀门。

何殊小山赋,欲招楚客魂。

犀首累佩印,陋矣不足论。

老我罕出户,东墙甘曝暄。

应同花下醉,式副我愿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韵程晋辅

一宿蘧庐托,百事弁髦弃。

平生意何如,犹动沾沾喜。

我喜在丘壑,富贵非所睨。

况子好山居,泉甘野芳媚。

鹿门时上冢,了不慕城市。

或嫌人村远,知一未知二。

试看近市者,事夺纷梦寐。

正堕胶网中,辗转误身世。

举手谢逋客,士固各有志。

结习奈已深,坐上漫同异。

山空阴绿净,长日惟宜睡。

夜半呼僮奴,发火燃枯蒂。

满纸诗已成,文采一何丽。

墨池涨玄云,晴窗蔼微霨。

自子来此山,与山相昆弟。

又将三昧手,于焉小游戏。

向来蜀之日,往往召狺吠。

逌尔付一噱,千载息攘袂。

变灭今安在,但有山绕翠。

可怜七十翁,嬉遨尚童稚。

坐闻酒如川,留客烂漫醉。

亦思翩然去,芒屩踏初霁。

就林煨短茁,带泥落花蕊。

清绝恐无分,得已吾欲已。

那堪迫暮末,来日能馀几。

城外土馒头,区区诚过计。

卓哉荷插翁,旷达未可毁。

形式: 古风

别赵子昂

粉省星郎蹋晓班,暂随使传走日间。

荆州利得习凿齿,江左今称庾子山。

君意颇为莼菜喜,人情争羡锦衣还。

但怜老病匆匆别,白发如何更可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