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应资深九日游康乐园二首(其一)

村落潇潇晚吹生,斜阳天际与林平。

黄花照眼吟肩耸,红袖扶头醉帽轻。

可惯探题仍击钵,敢辞偿令独浮觥。

相逢又复惊相别,樽酒何妨意气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傍晚时分,村庄里传来萧瑟的晚风声,夕阳低垂,与远处的树林几乎齐平。
金黄的菊花映入眼帘,诗人吟咏时肩膀微耸,女子们挽着衣袖,醉意中轻轻扶着男人们的帽子。
他们习惯于深入讨论议题,甚至敲击酒碗助兴,不惧独自举杯应对各种游戏。
相聚时惊喜万分,离别时又心生遗憾,但杯中的酒水足以化解这些情绪,尽情释放我们的意气。

注释

潇潇:形容风吹动树木或物体的声音,这里指晚风。
天际:天边,远处。
黄花:指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醉帽:喝醉后戴的帽子,可能象征着轻松随意的氛围。
探题:深入探讨问题。
击钵:古代饮酒游戏,敲击酒碗助兴。
偿令:遵守游戏规则,承担罚酒。
惊相别:相聚后突然分离,感到惊讶和不舍。
意气倾:情感投入,放开心胸畅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与人际交往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领悟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村落潇潇晚吹生" 这一句设定了秋天傍晚时分,微风轻拂,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下来的 "斜阳天际与林平" 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阳光与树梢相接,平添了一份宁静。

"黄花照眼吟肩耸,红袖扶头醉帽轻"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游玩时的情景。黄花映入眼帘,似乎听到花间传来的吟唱之声;而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更显得亲切温馨。

接着的 "可惯探题仍击钵,敢辞偿令独浮觥" 表示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即便是在平凡琐事中,也能找到乐趣,不愿意放弃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

最后的 "相逢又复惊相别,樽酒何妨意气倾" 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每次相遇都如同初见般感到惊喜,而每一次的分别也都显得那么沉痛。然而面对这份情谊,他们选择用樽酒来洗涤心灵,尽情地享受那份难得的情感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张元礼

力学三年看有成,龙蛇蟠蛰冀存身。

一杯饯别初迎腊,千里归来欲送春。

爱日光阴宜共惜,及时德业要争新。

吾家丛桂风流在,速取高科慰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张公仪

醉中行草绾秋蛇,十载风棂忆旧家。

朋旧乱多从鬼录,诗书閒益富生涯。

稻塍绿合迷秧马,沙嘴潮回下钓车。

归去西畴新雨足,饭粳应不羡胡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其二)

朝来经阁课楞严,撩乱飞花竞扑帘。

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无盐。

地炉无奈貂裘薄,斗酒难供座客添。

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其一)

万境沉沉夜气严,广寒初下水晶帘。

三杯强沃浇肠酒,一捻聊分暖砚盐。

已恨梅梢遭挫折,可堪风物为般添。

才高柳絮虽难到,此语于今亦恶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