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颂

懿哉麒麟,惟兽之伯。政平觌景,否则戢足。

德以卫身,不布牙角。屏营唐日,帝尧保禄。

委体大吴,以昭遐福。天祚圣帝,享兹万国。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麒麟颂》由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薛综所作,通过对麒麟这一祥瑞之兽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盛世的向往与理想化的政治愿景。

首先,“懿哉麒麟,惟兽之伯”,开篇即以“懿”字表达了对麒麟的崇高敬意,将其视为兽中之王,奠定了全诗赞美的基调。接着,“政平觌景,否则戢足”,通过对比和平与动荡两种情境下麒麟的不同行为,隐喻了理想的治理状态应如晴空万里,而暴政则会让其收敛脚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清明政治的向往。

“德以卫身,不布牙角”,进一步强调了麒麟的美德,它以高尚的品德保护自己,而不是依靠锋利的牙齿和尖锐的角来获取力量,这不仅是对麒麟本身的赞美,也暗含了作者对于君子之德的推崇,提倡以德服人而非武力征服。

“屏营唐日,帝尧保禄”,这里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盛世景象,将麒麟置于帝尧时代,象征着在那个时代,麒麟得以自由生活,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即在一个道德昌明、政治清明的社会里,祥瑞之物能够得到妥善保护。

“委体大吴,以昭遐福”,转而描述麒麟在大吴(可能指吴国)的境遇,通过“昭遐福”表达了麒麟为大吴带来了深远的福祉,进一步强化了祥瑞之物对于国家繁荣的象征意义。

最后,“天祚圣帝,享兹万国”,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颂扬以及对天下太平、万国共享福祉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整体而言,《麒麟颂》不仅是一首对祥瑞之兽的赞美诗,更是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状态的向往与呼吁,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和谐盛世的深切期盼。

收录诗词(4)

薛综(汉)

成就

不详

经历

士燮召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趾太守。从吕岱南征,还为守谒者仆射。建昌侯孙虑辟为长史。外掌众事,内授书籍。累迁尚书仆射,太子少傅。曾注张衡《二京赋》,并撰有《私载》、《五宗图述》

  • 字:敬文
  • 籍贯:三国吴沛郡竹邑
  • 生卒年:?—243

相关古诗词

麒麟颂

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

不入陷阱,不罹网罟。德无不王,为之折股。

形式: 四言诗

步虚词(其三)

王母云车五色麟,白鸾前导向西巡。

天章晓奏虚皇殿,仙桂花开八万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步虚词(其四)

仙岛焚香礼玉虚,紫麟催驾五云车。

西宫侍女多娇笑,录尽三天未见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五灵颂

大梁乘精,白虎用生。思睿信立,绕于垣坰。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