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漏残丹禁晚,燧发白榆新。
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邻。
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
利用调羹鼎,馀辉烛缙绅。
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在清明时节赏赐臣子新火的盛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表明了这一行为是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中进行的,体现出君王对臣子的关怀和恩惠。"漏残丹禁晚,燧发白榆新"则是说在夕阳西下之时,用新的火种(白榆)来取代旧日的余烬(丹禁),寓意更新换代。
"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邻"中,“瑞彩”指的是美好的祥瑞,“双阙”是宫殿前的两座楼阁,而“神光”则象征着皇帝的圣明和恩泽,这一句描绘了宫廷中的喜庆气氛和皇权的辉煌。"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则进一步渲染出这份温馨与祥和,"气回"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回暖,而“侯第”指的是贵族或高官的住宅,“烟散”则是指春日晚霞中的轻烟,这里用以形容帝都的春意。
"利用调羹鼎,馀辉烛缙绅"中,“羹鼎”是古代祭祀用的器物,而“馀辉烛缙绅”则描述了宫廷中的灯火连绵不绝,这两句描写了皇帝在清明时节举行的礼仪活动和夜晚的宴会场景。
最后,"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表达了诗人对君王圣明的赞美,并且希望这种恩惠能够扩及到每一个普通百姓(聚萤人),即便是那些不显眼、默默无闻的人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古代中国宫廷生活中的节庆气氛,以及皇权与臣子的关系。
不详
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
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
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
更调金鼎膳,还暖玉堂人。
灼灼千门晓,辉辉万井春。
应怜萤聚夜,瞻望及东邻。
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
星流中使马,烛耀九衢人。
转影连金屋,分辉丽锦茵。
焰迎红蕊发,烟染绿条春。
助律和风早,添炉煖气新。
谁怜一寒士,犹望照东邻。
千点斓斑玉勒骢,青丝结尾绣缠騣。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五柞宫中过腊看,万年枝上雪花残。
绮窗夜闭玉堂静,素绠朝穿金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