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范汭的《望茅山残雪》描绘了一幅清新而深远的冬日景象。首句“华阳望不极”,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华阳(茅山)的情景,视野开阔但又似乎无法穷尽。接下来的“缕缕晴烟生”则增添了轻盈的动态感,暗示了山间薄雾缭绕,如丝如缕。
“斜日半山雪”描绘了夕阳映照在半山腰的残雪之上,光线透过雪层,显得格外明亮,照亮了诗人的衣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照人巾舄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洁净和透彻,连人的衣物都仿佛被雪光洗涤得一尘不染。
“渐融仍合沓”描述雪开始融化,但堆积的雪层仍然重叠,形成了一种层次丰富的画面。而“近晦逾空明”则通过对比,说明尽管天色渐暗,但雪的反光却更加明亮,犹如天空中的明镜。
最后两句“强载笋舆去,摇摇人外情”表达了诗人虽然勉强驱车离去,但心中对这山中美景的留恋和超脱尘世的情感难以平息,乘车行进中,心情摇曳不定,流露出淡淡的离愁与向往自然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茅山残雪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