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国老担任将领,红旗飘扬入青山。
再次招收门徒,结束疲惫和病弱。
自嘲骑马姿态丑,勉强参与奔忙。
环顾四周,遥望仕途漫长,镜中容颜日渐衰老。
文才已超越,对官场事务看淡如常。
羡慕那些年轻官员,大多出身清贵。
珍惜生命并非回报,谨慎行事实属不易。
去留之间犹豫不决,两种选择难以割舍。

注释

国老:指有威望的老臣。
将:将领。
红旗:象征军旗或权力。
青山:青翠山色,寓意远方或理想。
结束:停止。
馀病孱:剩余的疾病和虚弱。
骑马丑:骑马姿势不佳。
驱驰:奔波忙碌。
磨天路:艰难的仕途。
袅袅:形容衰老。
文魄:文才。
宦情:做官的心情。
清朝班:清朝官僚阶层。
班:等级、行列。
惜命:珍惜生命。
慎行:谨慎行事。
悠悠:长久、犹豫。
两说:两种选择。
删:去除、决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出征的情景,红旗在青山中飘扬,他再次召集手下生力,以结束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疾病和孱弱之躯。诗人自嘲自己的骑术不佳,却不得不强行驱策前进。在回望天边的路时,只见尘土飞扬,映照在镜中,自己的面容也变得模糊不清。

"文魄既飞越"一句,可能是在比喻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已经超脱而去,而"宦情唯等闲"则表达了他对于世俗情感的淡然处之。接着是羡慕那些年轻面貌清秀的人,或许他们都是清朝的官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生命不能如愿报效国家的遗憾,以及对于谨慎行事、独自面对艰难险阻的无奈。"悠悠去住心"一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胸怀,而"两说何能删"则像是诗人在询问,究竟还有什么是他能够改变的。

整首诗通过老将军出征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功名、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送青阳上人游越

秋风吹白发,微官自萧索。

江僧何用叹,溪县饶寂寞。

楚思物皆清,越山胜非薄。

时看镜中月,独向衣上落。

多谢入冥鸿,笑予在笼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柳淳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

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晓公归庭山

庭山何崎岖,寺路缘翠微。

秋霁山尽出,日落人独归。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

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

兹焉不可继,梦寐空清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