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所作的《挽李平仲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生死、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句“穷达皆昨梦”,诗人以“昨梦”比喻人生经历的穷困与显达都是短暂的幻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接着,“死生同一波”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终将归于尘土的本质,将生死置于同一层面,表现出对生命终极状态的深刻理解。
“幻身非我有,薄俗奈渠何”两句,诗人指出自己的身体不过是幻象,并非真正属于自我,面对社会的浅薄风气,感到无力改变。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霜树柯茎少,江湖洲渚多”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霜冻使得树木枝干稀疏,江湖上的岛屿则众多。这一景象象征着环境的严酷与变化,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生前生活境遇的感慨。
最后,“老来不禁泪,未忍过怀坡”表达了诗人年老时面对逝去的亲友,不禁流下泪水,内心充满了不舍与怀念。这里的“怀坡”可能是指怀念逝者,也可能是对逝者墓地的称呼,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对生命、死亡、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