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取友兮得水芽,荷花为娘藕为爷。
不闻儿声闻水声,短埼长溆鸣奔沙。
霜欲飞,水欲归,所思兮不忍欺,东波南荡秋风稀。
这首诗以“水友续辞·水芽儿”为题,由宋代诗人王质创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与生命的和谐共生。
首句“我取友兮得水芽”,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诗人将水中的生命视为友,选取了水芽作为对象。接着,“荷花为娘藕为爷”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荷花和藕以母与子的角色,形象地描绘了水边生长的生态景象。
“不闻儿声闻水声,短埼长溆鸣奔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水边环境的描绘。水声代替了孩子的声音,短埼(小沙滩)和长溆(长滩)在奔腾的沙粒中发出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霜欲飞,水欲归”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水的深情。这里,霜的飞逝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而水的归去则寓意着生命的循环。
“所思兮不忍欺,东波南荡秋风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水边景色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诗人不愿欺骗自己的内心,愿意沉浸在这片东波南荡、秋风稀疏的美景之中,享受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循环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不详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我取友兮得慈菰,秋水才没藏莎馀。
并州剪刀聊藉姑,剪得閒花閒子疏。
燕摇尾,龙掀须,所思兮可与娱,秋波索索秋声孤。
我取友兮得水芹,深青浅绿鬖鬖开。
半沉半浮轻去来,溪毛石发相毰毸。
健鱼赤,弱鱼碧,所思兮不胜积,疏烟淡川净如拭。
我取友兮得水莼,黄黄白白花深深。
美髯得非龙子孙,秋风不退香涎痕。
东鲁思,东吴思,所思兮宜相诒,草木溪山今是非。
一百箔,二百箔,千百箔,遍村落。
官绢不厌厚,私绢不厌薄。
婆看蚕,婆看蚕,蒲桶荷包共作田,晚豅秋秋风摇稻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