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风吹雨作朝晴,览镜应怜白发生。
金马玉堂宁入梦,石田茅屋岂关情。
五言谩写林间竹,初酝聊飞海上觥。
不有简编工着述,悠悠百世竟何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的感慨和生活状态。首句“西风吹雨作朝晴”勾勒出一幅秋日天气变化的画面,西风带来的雨过后是晴朗的天空。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
接着,“览镜应怜白发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头发渐渐变白,是岁月流转、生命不居的写照。这里“怜”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青春易逝的哀愁。
第三句“金马玉堂宁入梦,石田茅屋岂关情”则是对两种生活状态的描绘。“金马玉堂”通常象征着富贵和豪华的生活,而“石田茅屋”则代表了简朴甚至贫困的居所。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生活境遇的感受与思考。
“五言谩写林间竹,初酝聊飞海上觥”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个人志向的抒发。“五言”指的是五言诗,这里可能是自指自己的诗歌创作。诗人用“谩写”来形容自己的作品,或许带有一丝自谦之意。后半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志向的不确定性,似乎也透露出一丝放纵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末尾两句,“不有简编工着述,悠悠百世竟何名。不有简编”可能是指没有经典著作可以传世,而“悠悠百世竟何名”则是一种对于个人成就与历史定位的疑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个人的文学成就和长久影响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生活状态以及文学创作的反思,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情感的诗,也是诗人自我价值和历史定位的一次深刻探讨。
不详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
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
气韵非关竹有无,莫嫌清荫杂芙蕖。
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未尽书。
有口宁论黠与痴,相投无过只谈诗。
要知此客非忙客,欲去迟回尚读碑。
欲识清狂自在身,关门湖上独经春。
今朝正接黄梅雨,却出冲泥访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