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兴(其四)》由清代诗人黄文仪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首联“看破红尘淡外求,把将万事付东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外在的事物和追求最终都将归于虚无,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疏离感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颔联“升沉有分情何著,俯仰无惭乐更优”,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他认为个人的得失、荣辱都有其定数,无需过分执着;同时,在面对生活时,保持内心的坦荡与正直,就能获得更加纯粹的快乐。
颈联“茗碗薰炉供静趣,行云野鹤伴閒游”,以具体的场景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品茶焚香,享受内心的宁静;与云游的野鹤为伴,自在地漫步于大自然之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尾联“一丝不挂神超越,作德由来心日休”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诗人通过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宁静,认为行善积德是内心得以安宁的根本途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