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明朝时期与友人方仞庵、陶兰亭一同游览栖霞寺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
首联“禅宫遥对石城开,上客邀欢载酒来”,开篇即点出游览的地点——禅宫(即栖霞寺)与背景——石城,同时以“上客邀欢载酒来”描绘了友人相聚的欢乐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畅饮与赏景的雅兴。
颔联“霞散千岩成佛土,天开双峡锁香台”,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霞散”、“千岩”、“佛土”、“天开”、“双峡”、“香台”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宁静祥和的意境。霞光普照,千岩万壑仿佛成了佛国净土,天空仿佛特意为香台打开了双峡,让香气弥漫,增添了神秘与庄严感。
颈联“齐梁文物馀残刹,吴楚云山映举杯”,转而回顾历史,提到齐梁时期的文物遗迹,暗示了栖霞寺的历史悠久与文化底蕴。同时,将眼前的云山与远处的吴楚大地相映衬,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尾联“正自登临多感慨,秋声萧瑟若为裁”,收束全诗,点明了游览时的内心感受。面对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悠久的寺庙,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秋天的萧瑟之声,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栖霞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历史美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