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升山游罢到贤沙,松桧阴中一境赊。
自愧簪缨趋仕路,翻怜泉石属僧家。
寻穷越国真仙迹,见尽闽封好物华。
幸接凭熊拥千骑,红旌归去照残霞。
诗人以升山游罢之语,开启一段山间漫步的意境,"贤沙"二字或许指的是某一特定地点,但在此也可理解为高洁、宽广的河沙。接着"松桧阴中一境赊"则描绘出诗人置身于苍郁的松林与桧木交织成的一片浓荫之下,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然而紧接着,诗人自嘲"簪缨趋仕路",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翻怜泉石属僧家"则显示出对佛法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这里的"翻怜"含有转变、改变之意,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随后"寻穷越国真仙迹"一句,诗人的视线伸展至远古,去追寻那些传说中的仙人遗迹。"见尽闽封好物华"则是对所见之美景的赞叹,其中"闽封"可能特指福建一带,而"好物华"则概括了大自然中种种美好的生灵和风光。
最后,"幸接凭熊拥千骑"一句,诗人自述得以参与某次盛大的出行,随侍于权贵之侧,感受到了不凡的荣耀。"红旌归去照残霞"则描绘了一幅归途图景,红色的旗帜在余晖中飘扬,诗人心中可能充满了对这段经历的缅怀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山水、自然、仙境等元素,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精神境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荣华富贵的一种看淡和排斥。
不详
漠漠烟横草树青,依稀风景似兰亭。
小桥疏竹人沽酒,曲径落花僧掩扃。
雾鬓烟鬟彷佛梳,老翁指点说三姑。
娉婷不嫁非无意,谁是人间大丈夫。
暖翠浮岚万壑春,桃花流水碧沄沄。
同亭祠下生青草,天柱峰头空白云。
雨后石林群鹭宿,月中山树两猿分。
几时结屋清溪上,鹤氅筇枝学隐君。
小楼吹断玉笙哀,春半馀寒去复来。
五岁不浇坟土上,望江心折刺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