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太白观瀑布图

长庚烨烨天之章,精英下化为酒狂。

匡庐五老森开张,银河万丈挂石梁。

下马傲睨立欲僵,耸肩袖手神扬扬。

忆昔开元朝上皇,宫中赐食七宝床。

淋漓醉墨蛟龙襄,人疑锦绣为肝肠,麾斥力士如犬羊。

营营青蝇集于房,金銮不复承龙光。

并州可识郭汾阳,不可丹阳逢永王。

大风吹沙日为黄,狻猊哀啼闻夜郎。

苍天欲使诗道昌,顿挫万物归奚囊。

何处更觅延年方,北海天师八尺长。

芙蓉作冠云为裳,授以蕊笈青琳琅。

蓬莱屹起瀛海洋,群仙迟汝相徊翔。

谁将粉墨图缣缃,顾我一见心伥伥。

诗成仰视天苍茫,夜半太白生寒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宋濂题李太白观瀑布图的诗作,通过对李白形象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首句“长庚烨烨天之章”以明亮的长庚星(金星)象征李白的才华,接下来通过“精英下化为酒狂”赞美他的诗才与饮酒之狂放。诗人又借庐山的壮丽景色烘托李白的豪迈气质,如“匡庐五老森开张,银河万丈挂石梁”。

诗中提到的“开元朝上皇”是指唐玄宗,李白曾得到玄宗的赏识,但并未得重用。诗人借此暗示李白虽有才华,却未被朝廷重用的遗憾。“并州可识郭汾阳”暗指李白的孤独,郭汾阳是唐代名将郭子仪,李白与之相比,流露出一种不得志的感慨。

“大风吹沙日为黄”描绘了荒凉的景象,与李白的境遇形成对比,而“狻猊哀啼闻夜郎”则寓言李白的不幸遭遇。然而,诗人坚信李白的诗歌将会流传后世,如同“诗道昌”一般,成为永恒的瑰宝。

最后,诗人想象李白如仙人般超凡脱俗,手持“蕊笈青琳琅”,在蓬莱仙境中受到群仙的敬仰。而自己面对李白的画像,深感自己的不足,表达了对李白诗才的仰慕和自愧不如之情。

整首诗以李白观瀑布图为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李白的诗才与命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诗歌艺术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题宗忠简公诰

青城妖祲连云赭,瞻乌靡止龙在野。

百年艺祖旧河山,万骑长驱若冰解。

京城留守一世豪,仰天雪涕风萧骚。

起扶白日照河北,赤手欲障三秋涛。

义旂戛天天为泣,四方猛士闻风集。

自期徇国与天通,岂谓忠言反难入。

披肝上疏留至尊,乘舆不顾东南巡。

拊床三叫大星落,非天弃宋良由人。

功业无成志可纪,古来英杰多如此。

君侯心事汉武侯,伟气英声冠千祀。

我来已恨王世迟,不得亲观忠勇姿。

每过乡邑发犹竖,纶诰况是当时为。

却忆前朝司马死,章蔡群奸乘间起。

国虽未乱政先亡,万里蒙尘从此始。

吁嗟黼辈真奴臣,贼君致寇肥其身。

姓名污眼尚欲呕,君侯在位能无嗔。

侯乎侯乎慎勿嗔,谁使彼奴操国钧。

君不见汴京礼乐正全盛,江南杜宇啼天津。

形式: 古风

和王内翰见怀韵二首(其一)

帝德如天覆万邦,定期归棹到龙江。

奇才不换金城百,宠命当簪白笔双。

喜极欲持如意舞,醉来应使软舆扛。

此情纵切何由遂,吟对西南月满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越歌八首(其二)

恋郎思郎非一朝,好似并州花剪刀。

一股在南一股北,几时裁得合欢袍。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宜兴强如心避地而归扁其居曰复初斋来徵予诗

昔日搀枪照五兵,今归喜得见时平。

春风绿酒扶残醉,斜立官桥听早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