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伤春词六首(其二)

杨家有女似杨花,十七飘零至我家。

小字最宜呼碧玉,清歌曾教拍红牙。

丝抽藕孔丝旋断,月印波心月遽斜。

知是轮回今已脱,他生弗再侍乌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流转命运与情感世界。开篇以“杨家有女似杨花”起笔,将女子比作随风飘散的杨花,暗示了她的命运如同杨花般无常,漂泊不定。接着,“十七飘零至我家”,点明女子在十七岁时来到了诗人所在的家中,这一句既展现了女子的年轻与命运的转折,也预示着她将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归属感。

“小字最宜呼碧玉,清歌曾教拍红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才艺与美貌。小字,即女子的小名,这里指碧玉,不仅体现了女子名字的美好,也寓意其如碧玉般珍贵。清歌和拍红牙则描绘了女子的音乐才华,歌声清澈动听,能够引人入胜,而“拍红牙”则是古代演奏乐器时敲击琴键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演奏技艺的高超。

“丝抽藕孔丝旋断,月印波心月遽斜”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女子命运的描绘。丝抽藕孔,象征着女子的命运如同藕孔中的丝线,看似连贯却随时可能断裂;月印波心,月光映照在水面上,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纯洁,但“月遽斜”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知是轮回今已脱,他生弗再侍乌纱”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感慨与思考。知是轮回,意味着对生命循环的理解,今已脱,可能是指女子已经离开了当前的生活状态,或是诗人对其命运的一种理解与接受。他生弗再侍乌纱,则寄托了对女子未来命运的祝福,希望她在来生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命运,不再受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美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伤春词六首(其三)

曾吟阴雨感飘蓬,顾我瞢腾在梦中。

小院空馀芳草碧,落花犹恋夕阳红。

丛丛斑竹湘君泪,拂拂灵芝少女风。

自是今生缘孽定,莫将沦落怨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续伤春词六首(其四)

四十光阴去似驰,玉箫再出待何时。

香山有女呱呱泣,伯道无儿故故迟。

萧寺梅花迎旅殡,华年锦瑟托微辞。

江南红豆相思子,今日初开第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续伤春词六首(其五)

丝竹清宵月二更,无端羌笛作哀声。

青衫红袖生前梦,黄土斜阳死后情。

未免因缘成错误,本来恩怨太分明。

白头相送曾相约,洒涕今先送汝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续伤春词六首(其六)

留春无计恋春长,春自飘零我自伤。

愤欲驱涛乘白马,忍教历劫比红羊。

落花黯黯遭风妒,飞絮蓬蓬着雨僵。

此是青天留缺陷,难将公案判情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