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阴道中》由清代诗人薛镛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诗中的“清浅溪环百雉城,碧琉璃界倍空明”两句话,以清浅的溪流环绕着古老的城墙,比喻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将城墙比作碧绿的琉璃界,更添了几分空灵与超脱之感。
接下来的“眼真云水光中洗,人自山阴道上行”两句,诗人以“洗”字形象地表达了人在自然美景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仿佛是被云水之光洗涤一般,同时也点出了行走在山阴道上的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修竹便娟疑欲笑,乱峰稠叠不知名”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竹林的生动景象和未知的山峰,修长的竹子似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微笑,而那些层层叠叠、形态各异的山峰,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最后,“鉴湖无恙兰亭在,可许诛茅过一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鉴湖依旧平静,兰亭犹在,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