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方叔游衡山僧舍

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

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

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德洪在衡山僧舍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诗人从道乡之地望向城市,感叹世间的道路充满起伏,人生如浮萍般随波逐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接着,“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两句,诗人赞美寺庙的胜景增添了周围的祥和之气,同时在墙壁上还留有前人醉后的吟诗痕迹,既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也暗示了文人雅士的风流。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则描绘了僧舍的宁静与荒凉,只有稀少的过客偶尔来访,山色虽美,却似乎只为诗人一人而深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最后,“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一句,诗人提到自己或许不被世人所知,但内心始终怀揣着经世济民的志向,表达了对自己理想抱负的坚持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是宋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谒子美祠堂

颠沛干戈际,心常系洛阳。

爱君臣子分,倾日露葵芳。

醉眼盖千古,诗名动八荒。

坏祠湘水上,烟树晚微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达臣知县祈雪游岳麓寺分韵得游字

丛祠香火罢,山寺偶同游。

炉拨红金涌,窗空碧缕浮。

旋敷白氎布,暖甚紫茸裘。

试作吉祥卧,梦清如素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梦清轩

小轩人不到,脩竹过墙生。

眼倦经长掩,身闲梦亦清。

微风吹篆缕,活火发茶铛。

遥想佳眠夕,萧萧雨叶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一击轩

閒把松枝彗,扫除门径尘。

惊闻一击竹,顿见十方身。

烟翠连窗暗,霜筠解箨新。

老禅搆轩意,应欲悟来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