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局诗中皇恐滩,闻之已为骨毛寒。
那知舞索并天柱,更向前头作怒澜。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徐鹿卿的《之官过赣滩(其一)》,通过“玉局诗中皇恐滩”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带有几分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闻之已为骨毛寒”,以强烈的感受描绘了对皇恐滩的畏惧之情,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敬畏。
随后,“那知舞索并天柱,更向前头作怒澜”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面对险滩时的勇敢与决绝,也暗示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人们内心深处的坚韧与不屈。这里的“舞索”和“天柱”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与险峻,而“作怒澜”则生动地描绘了水流汹涌澎湃的景象,寓意着在逆境中勇往直前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赣滩这一特定地理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旅途上不断前行的渴望。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滩声嘈杂怒轰雷,顽石参差拨不开。
行客尽言滩路崄,谁教君向崄中来。
一鹭翩翩傍钓矶,隔汀群鹭已知机。
空将辛苦供群吻,毕竟贪鱼罪有归。
履崄窥鱼得几何,傍来攫取较多多。
争如敛翼餐馀粟,犹在人间洁白科。
渐报星桥铁锁开,游仙失脚下蓬莱。
一番春色归桃杏,半吐歌唇献寿杯。